“俞老二你闭嘴,你这个糊涂蛋,看来这些年你是一点儿长进都没有啊!”
看见俞老爷子己经冲着二叔楞起了眼睛,俞子杰赶快出言打断道:
“阿爷,你先别生气,虽然我也认为我们这一方没有参战的必要,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参战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的道理。”
“五星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子国和大华国天然就属于同一个政治阵营。毛子国一首想通过他们对大华国的影响,把亚洲建成他们的大后方,自然是不希望西方势力在亚洲扩大影响力。而在大华国人的文化传统里,又一首都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观念,所以造成今天的局面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嗯。。。,你这样讲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我们的国家刚从战火中走出来,百废待兴,这场仗再打几年的话,要死伤多少人现在还不敢说,但起码老百姓又要多过几年苦日子咯”,俞老爷子虽然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俞子杰的观点,但依旧是满脸的沉重。
俞子杰心里面十分的清楚,哪里是多过几年苦日子那么简单哦。半岛北方首脑在大难临头之际向毛子国求救,毛子国又不愿意和花旗国正面对垒,于是大华国的领导人们毅然决然地扛起了重任,组建志愿军,出兵帮助半岛北方政府。
虽然战争只持续了三年的时间,但是面对花旗国军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火力,志愿军将士们在英勇作战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员牺牲。同时,全体国民为了支援了前线,也节衣缩食,贡献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背负上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一首到很多年之后,才慢慢缓过气来。
但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半岛北方政府又是怎样看待和评价这场战争呢。地球位面的俞子杰退休以后,曾经跟着旅行团去过半岛北方,在他们首都的革命战争博物馆里面,关于大华国志愿军的描述可谓是少之又少。俞子杰只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短短的几行字,大意就是鸭绿江对面的邻居也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一些人员和物资支援。
在大华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里,讲究的是“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所有知恩不报的白眼狼都会遭到全体民众一致的唾弃。
想想那些装备简陋,面临各种后勤物资短缺,却要对抗世界上武器最先进,后勤保障体系最强大的军队,在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中冒死冲锋,用胸口去堵敌人的射击口的无畏勇士们,在坑道里忍饥挨饿,连水都喝不上还坚守阵地,在报话机里高喊“向我开炮”的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还有后方那些节衣缩食,把自己的生活需求压制到最低,仍然倾尽全家之力捐钱捐物支援前线的广大百姓大众们,唉。。。
(本章原名叫“冤大头”,结果根本发不出去,只能改了又改,删了又删,最后弄成个西不像,请读者们多原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