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暄阳

第8章 腊八

加入书架
书名:
九月暄阳
作者:
用户55040722
本章字数:
3102
更新时间:
2025-06-11

秋去冬来,云曼终于迎来了三年旱灾后的第一场雪。起初只是细碎的雪沫,到了午后竟成了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遮蔽了天地。待到第二日,雪片己凝成团,沉甸甸地从铅灰色的天空砸落,像是要把这片干裂的土地彻底掩埋。

大雪封门两日两夜,庭院积雪深及小腿。王婆子难得没让九月去扫雪,只把她喊到暖阁做女红。九月坐在窗边绣墩上,针线在细棉布上穿梭,针脚细密匀称。她向来如此,该做的活计从不懈怠,如同在村塾临帖,一笔一画都透着筋骨。

暖阁里炭火噼啪作响,几个丫鬟围坐说笑。九月安静地垂首刺绣,无人知晓她此刻心绪如窗外翻卷的雪。偶尔有碎语飘进耳朵,议论她“闷葫芦似的,倒是个省事的”,她也只当未闻。乡野长大的孩子,骨子里刻着“本分”二字,下等人在哪里都是下等人,她心里明镜似的。

“来年…该好些了吧。”银针穿过素绢时,她指尖微微一顿。窗外雪团扑簌簌砸在窗纸上,像无数急切的叩问。思绪早穿过茫茫雪幕,落回那个摇摇欲坠的茅屋——爹的咳疾在寒冬可会加重?缸里最后那点糙米还够熬几日?

针尖刺破绢面,她恍惚看见大弟的身影。十二岁的少年,总爱扛着自制的弓箭往山里钻。去年开春他设的捕兔套,一晌午就逮着三只灰兔。爹粗糙的大手拍着他肩头笑:“好小子!过两年个头窜起来,爹送你去边军里挣前程!”少年黑亮的眼睛在火光里灼灼生辉,像山涧里最野的豹子。

二弟体弱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离家前夜,那孩子把省下的半块荞麦饼塞进她包袱,小手冰凉:“姐,到了大户人家…别饿着。”此刻风雪肆虐,他单薄的身子可禁得住?药罐子怕又熬干了吧?

绣绷上的缠枝莲渐渐模糊。她想起离家那日,刚会走路的小弟抱着她腿,仰着瘦巴巴的小脸,眼珠乌溜溜转着喊“阿姐”。那孩子最皮实,摔进泥坑也咯咯笑,此刻该是满炕爬着要糖吃…

针线猛地一滞。母亲的面容最是清晰——灶火映着她沉静的侧脸,补丁摞补丁的衣袖下,手指却灵巧地翻飞着草编蚂蚱。那双手拍过她后背哄她入睡,也执过戒尺打她手心;教她认字时眼中有星火,看她挑水磨破肩时又凝着深潭。十岁那年她就觉得母亲不一样:教她背“贫贱不能移”时,眼神像淬火的铁;深夜为她掖被角,指尖的暖意又似春阳。那是种她看不懂却感受得到的分量,沉甸甸地坠在心尖上。

“发什么呆!”王婆子的呵斥惊破回忆。九月垂眼,见绣绷上不知何时洇开小小水痕。她抿紧唇,针尖重新没入素绢,将翻涌的酸楚一针针缝进绵密的缠枝纹里。窗外雪更急了,团团雪影扑向大地,像要缝补这干涸三年的裂痕,也像要封住所有归乡的路。九月己经基本适应了仓家的生活。她手脚勤快,做事利落,渐渐赢得了王妈和其他下人的认可。仓夫人虽然不苟言笑,但也没有刻意刁难她。只有仓志豪的妻子刘氏,常常对九月冷嘲热讽,指使她做这做那。

腊八那日,雪霁初晴,檐下冰凌折射着清冷的光。大厨房里热气蒸腾,深栗色陶瓮咕嘟咕嘟冒着泡,新米、红枣、桂圆、莲子、各色豆子在浓稠的粥汤里翻滚,甜糯的香气霸道地钻出窗棂,弥漫了整个仓家大院。

九月端着托盘立在偏厅门边,看着主子们依次领粥。轮到她时,她只拿起最小的青瓷碗,小心翼翼地从浮面撇了浅浅一层稀汤,连颗枣子都没敢舀。

“九月,”清润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她惊得手一抖,碗沿磕在托盘上发出轻响。仓呈暄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目光落在她碗里那汪清可见底的粥汤上,“你怎么吃这么少?”

“回少爷,”她慌忙垂首,声音细若蚊蝇,“我…我不太饿。”

仓呈暄眉头微蹙,不由分说伸手拿过她的小碗,又将自己那碗堆得冒尖的、满是果仁蜜饯的粥倒了一半进去,碗沿几乎要溢出来:“你太瘦了,多吃些。”滚烫的粥液溅在他白皙的手背上,他也浑然不觉,只将沉甸甸的碗塞回她手中,转身便走,月白的衣角在门边一闪而逝。

那温热的碗壁烫着九月的掌心,也烫着她的心。她怔怔看着碗里的莲子、深红的枣肉,鼻尖发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