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刚走到半山腰,就看到陆铮带着葫芦和徐虎正往山上赶。
陆铮看到她们,急忙上前接过竹篓,上下打量着她们:“娘子,你们没事吧?这么晚还没下山,可担心死我了。”
林霜笑着摇摇头:“没事,我们采到了好多回春草,这次应当能卖不少钱。”
陆铮松了口气,又看了看两人略显狼狈的模样,心疼道:“以后别冒这么大险了。”
回到家后,林霜将采回来的回春草仔细清理好,准备明日一早便拿到县里去卖。她的心中还憧憬着能够卖个好价钱。
因为在现代,回春草的确是一味药用价值很高的草药,其售价十分昂贵。
第二日天还未亮透,林霜便摸黑起床了。她轻轻走出房间,蹑手蹑脚来到了葫芦的房门口,叩响了他的房门。
屋内传来轻微的鼾声,葫芦蜷缩在简陋的木榻上,睡得正香。
“葫芦,快醒醒。” 林霜见他没有反应,只得出声呼唤,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咱们得赶紧进城,将那些回春草卖了。”
葫芦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睡眼惺忪地看着林霜,嘟囔道:“大少奶奶,天还没亮透呢,这么着急干嘛?”
“别问了,赶紧套上马车。” 林霜催促道,眼中闪过一丝焦虑,“这事儿耽搁不得。”
当两人抵达县城时,东方的天空己经泛起了淡淡的霞光。
城门处,几个士兵正合力卸下最后一道门闩,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去城中最大的医馆。” 林霜吩咐葫芦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好嘞,大少奶奶您坐稳了。” 葫芦应了一声,扬起马鞭,马车缓缓驶入城中。
街道上还没什么行人,只有几个早起的商贩在整理货物,整个县城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方城县最大的医馆,当属开在城中最繁华地段的济世堂。
远远望去,济世堂的招牌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当马车停在济世堂门口时,一个穿青布褂子的伙计正哈欠连天地卸门板,脸上还带着浓浓的睡意。
林霜轻提竹篓,缓步走到门槛之侧,将竹篓轻轻放下。
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从背篓里取出几株回春草,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轻声问道:“小哥,敢问你们掌柜的是否在店中?我有草药欲售。”
“掌柜的在楼上,你在此稍等片刻,我去叫他。” 伙计应了一声,踏着木楼梯咚咚上楼,脚步声在空旷的医馆内回荡。
林霜站在原地,攥着竹篓边缘的手指微微发颤,指节渐渐泛白。
她的目光不时扫过药柜上摆放的名贵药材,那些人参、鹿茸、灵芝在晨光的照耀下泛着的光泽。
她心中暗暗祈祷,希望掌柜能识得回春草的价值,那样他们的困境或许就能得到改善。
约莫一盏茶功夫,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林霜赶忙理了理鬓角碎发,挺首脊背,眼神中满是期待。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缓缓走下楼来,他身着一身灰色长袍,脸上带着一丝威严。
老人走到林霜身边,伸手捻起一片暗红叶片,放在手中搓了搓,又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头渐渐拧成疙瘩:“这草生得怪模怪样,叶片带绒毛…… 这味道倒像是山野里的毒菇变种。姑娘是从哪儿采的?可别误食了。”
“掌柜您有所不知,” 林霜连忙解释,声音中带着一丝着急,“这东西叫做回春草!它看似寻常,实则功效非凡。它补肾壮阳效果显著;用来泡茶喝,可维护心血管健康,对高血压患者大有益处。”
她见掌柜一脸茫然,继续说道:“还有这叶片里的生物碱,能清热解毒,缓解咽喉肿痛。若是跌打损伤,捣碎外敷,活血化瘀见效快。只是这草性烈,孕妇孩童不可用。”
老人听了林霜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摇了摇头,说道:“姑娘,这药若真如你所说那般好,为何老夫不曾在医书上见过?
不好意思,但凡不认识的药材,我们这里一概不收,姑娘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林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心中涌起一阵失落。
她强忍着失望,将回春草重新放回竹篓,走出了济世堂。
此时,太阳己经升得更高了,阳光洒在街道上,却照不暖她发凉的心。
她和葫芦又接连去了三家药铺和两家医馆。每到一处,林霜都满怀希望地展示她的回春草,详细地介绍其功效,可得到的回答却都如出一辙 —— 没有人认识这株草药。
有的掌柜只是随意看了一眼,便摇头拒绝;有的甚至还嘲笑她,说她拿些不知名的野草来冒充药材。
每一次被拒绝,林霜的心情就愈发沉重,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找错了方向。
最后,林霜来到了一家名为 “保和堂” 的医馆。
这家医馆坐落在一条相对偏僻的街道上,外观看起来有些陈旧。
林霜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走进了医馆。屋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味,闻起来有些刺鼻。
坐堂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他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后,正在翻阅一本医书。
林霜走到老者面前,轻声说道:“老先生,打扰您了,我这里有株草药,想请您帮忙看看。”
说着,她从竹篓里取出回春草。
老者抬起头,捻着胡须,端详了一会儿那株草药,然后突然笑了起来。
“小娘子,你莫不是看错了吧?” 老者笑着说道,“这草看起来倒像是我前几日在乱葬岗见到的腐生菌,那可是不能入药的啊!”
汗水顺着林霜的额角滴在回春草的绒毛上,她看着手中这捧被视作毒草的宝贝,心里像被塞了团湿棉花,堵得难受。
昨儿在山顶冒着被魔鬼蕨刺伤的风险采摘时,她还满心欢喜地想着卖了草药能换钱买田地,修水渠,此刻却像被兜头浇了盆冰水,从头凉到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