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青垣宗弟子们便见识到了什么叫“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苏百舸充分发挥了他那张漂亮脸蛋和自来熟(或者说厚脸皮)的优势,以及出手阔绰(随身带的零嘴点心都是凡间罕见之物)的“糖衣炮弹”,在宗门内展开了地毯式“采访”。
练剑坪边,他蹲在角落里,一边啃着灵果,一边对着刚练完一套剑法、正擦汗的弟子热情招呼:“这位师兄!剑法真俊!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给小弟讲讲您最惊险的一次斩妖经历呗?比如有没有遇到过会喷火的三头蛇?或者能隐身的山魈?”
那弟子被他夸得飘飘然,又见那灵果灵气西溢,便坐下眉飞色舞地讲起自己如何“独战”一头百年狼妖,如何“险象环生”最终“一剑定乾坤”。苏百舸听得两眼放光,不时追问细节,笔下刷刷记录,捧场得无比真诚,让那弟子觉得自己俨然成了盖世英雄。
膳堂里,他端着餐盘,一屁股坐在几个正吃饭闲聊的弟子旁边,自来熟地插话:“几位师兄刚才是不是在说北邙山那次?小弟对那里仰慕己久!听说邪修盘踞,凶险异常?哪位师兄参与了?给小弟开开眼!” 被他盯上的弟子,在他那亮晶晶的、充满求知欲的目光注视下,不知不觉就添油加醋地描绘起自己如何“力挽狂澜”,如何“识破邪修阴谋”,听得旁边知情的同门憋笑不己。
藏书阁外的石阶上,他拦住一位看起来比较严肃的年长弟子:“这位师叔!看您气度沉稳,经验定然丰富!晚辈想请教,对付那些擅长幻术的妖魅,除了清心符咒,还有何诀窍?您有没有亲身经历过特别棘手的幻妖?” 那师叔被他一句“师叔”叫得颇为受用,又见他态度诚恳,便也板着脸,认真地传授了些许经验,顺带提了提自己早年遇到的一只“惑心狐”,讲得还算靠谱。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吃他这套。有些性子孤僻或事务繁忙的弟子,远远看见那头醒目的白发和热情洋溢的笑脸朝自己走来,立刻脸色一变,脚下生风,施展身法,瞬间消失在回廊拐角,仿佛躲避什么洪水猛兽。
“哎!师兄别走啊!就耽误您一盏茶功夫!”苏百舸徒劳地伸着手,一脸惋惜。
还有些心高气傲的内门弟子,对苏百舸这个不知来历、只会耍嘴皮子的“外人”很是不屑,言语间难免带刺。苏百舸却浑不在意,依旧笑嘻嘻,该问的问,该记的记,对方不搭理,他就去找别人,仿佛那些冷言冷语只是耳边风。
神奇的是,几日下来,青垣宗上下对这位“陆师兄带回来的漂亮白发公子”的风评,竟诡异地不错。虽然他聒噪、脸皮厚、问题多如牛毛,但他态度真诚,从不敷衍,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而且出手大方(点心零嘴管够)。更重要的是,他从不因为听出对方在吹嘘而拆穿,反而会恰到好处地捧场,让讲述者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久而久之,甚至有些弟子会主动找他“分享”自己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