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求真务实的读书人,就要修身正心,诗意文静,坚持“孝为先,善为首,爱为源,美为乐”的小人物,以“学富五车”为目标,以“帮助他人就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的认知,执著追求自我完善,所交之人,皆为鸿儒,所爱之人,皆为贵人,让生命之花灿烂,让智慧之河长清。
——作者手记
又是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按照约定的时间,泉韵文心书房的创始人孔维华带着他创作的两幅书法作品,来到CBD别墅E区文心一号楼上,找到了江非凡和李芸妮。
孔维华打开第一幅书法作品,是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接着,他又打开了第二幅作品,《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江非凡对李芸妮说道:“孔老师可是咱省城的大师级人物,他隽永耐看的行楷,可以说是字字千金。以此计算,这三百余字,少说也要30万啊。”
李芸妮笑着说:“江总,就按30万付给大师,您看可以吗?孔大师!”
孔维华是中央美院的高材生,中书协的行楷领军人物。当听到李芸妮这么高抬自己时,心中油然生出了许多敬意,首夸赞李芸妮大气,不好意思地对江非凡说:“江总,你可别说,李总真识货。这要是市面上,这字还真不能少了30万。但都是自家人,我就象征性地收两万润格费吧。”
李芸妮说:“大师,那可不行,就30万元。您可以再帮我创作几幅我喜欢的名句,我好送给朋友们。”
说着,李芸妮就转给了江非凡30万元,说:“孔大师,您找江总就行了。另外,我这有上好的龙井茶,我为你们泡一壶,我们边品茶,边研究一下书房的装修风格。”
三人边品茶,边听李芸妮讲了一个龙井茶的故事:
“我们品的这一款茶是上好的龙井,这是今年的明前茶。话说:江南小雨润如酥,龙井村的老茶农阿青蹲在自家茶园里,手指轻轻捻着发黄的茶芽。去年大旱,村里七成茶树都枯死了,眼看到了清明还不见新芽,他急得嘴角起了燎泡。是夜突然茶圣陆羽入梦,白衣老者手持《茶经》立于云雾间:‘九溪十八涧,乱石堆里有株碧玉苗。’阿青天不亮就背着竹篓进了山。晨露打湿粗布短衣,他在嶙峋山石间攀爬,忽然瞥见岩缝里闪着一抹翡翠色。那茶树不过三尺高,叶片却像浸过桐油般发亮。阿青正要凑近细看,林间窜出一只通体雪白的鹿,鹿角挂着串水珠,落地便化作叮咚山泉。白鹿引着他转过三道山梁,眼前豁然出现半亩茶田,每片茶叶都泛着金边,嫩芽上还凝着七彩朝露。阿青膝盖一软跪在泥地里。他抖着手摘了三片最嫩的芽尖,忽闻身后传来老者吟哦:‘其水清寒甘冽,其茶碧润生香。’回头只见白鹿化作青烟,绕着茶田转了三圈没入云端。
阿青带回茶苗栽在自家老井旁,清明子时突然抽芽。阿青照着梦里所见炒制,铁锅才热,嫩叶就卷成雀舌状,蒸腾的水雾里竟显出白鹤振翅的虚影。第一泡茶汤碧如春水,第二泡泛起龙鳞纹,喝到第三泡,阿青看见自己站在云海里,十八棵茶树正对着朝阳吞吐紫气。
今天,咱们品的茶便是阿青的第十二代孙所炒制,怎么样?不错吧。”
孔大师忙说:“妙哉妙哉!美人,香茶,好故事,我和江总有福啊。”
在大师的指点下,书房的设计理念逐渐清晰。李芸妮仿佛看到了自己在灯火阑珊处,独自漫步于青云台上,享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然而,她心中始终念念不忘的,是那个能与她心灵共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