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否愿意相信,一个人的精气神与智慧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精”是生命的本源,是构成我们身体和生命力的基础;“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能量,是生命流转的动力源泉;“神”则是我们内在的觉知和意识,是我们感知世界和自我认知的核心。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生命三元结构”。
庄子曾说“至人之息以踵”,深刻揭示了精气深度蕴养的重要性。当一个人能够通过修炼和调养,使精气达到一种高度充盈和和谐的状态时,他的感知能力将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感官体验,而是能够突破这些局限,达到一种更为深远和本质的认知境界。而禅宗所倡导的“明心见性”,则是对元神觉醒的深刻阐述。当一个人的内在意识被唤醒,他的认知维度将得到重构,从而能够以一种更加清晰、透彻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和自我。
这种对生命能量的淬炼和提升过程,就如同一棵树的根系在黑暗的土壤中默默积蓄养分一样。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不为人知,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看不到明显的成果,但正是这种持续的积累和修炼,最终能够使智慧之树茁壮成长,参天而立,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手记
李芸妮还沉浸在刚才的情绪里,但很快就被门铃声打断。通过摄像头看到是王行长来了,江非凡和李芸妮迅速调整情绪,急忙跑下来。此时,师蓝儿己经开了门,笑迎王行长,李芸妮上前问:“干爸好,欢迎您!”
江文心、童心月也分列两边问好,并鼓掌欢迎。王行长满面春风,心生欢喜地对大家说:“祝贺你们秋季商战的大成功啊,国强必盛,市场繁荣,人们安居乐业,好啊!”王行长边说,边进了会客厅。李芸妮说:“干爸,咱们上茶室喝茶吧,有好茶。”
江文心上楼到琴房把古琴拿来,坐到江非凡旁边的琴凳上,轻轻抚琴,妙音暗传,让大家的心一下子就静了下来。李芸妮跟黄雅丽学的茶艺,水平也提高了不少,边烧水,边向王行长介绍茶艺:“第一步先问客人喜好,红茶、白茶或是绿茶?”
王行长说:“今天还是喝有机日照绿茶吧,就爱闻它的板栗香气。”
李芸妮接着介绍:“这第二步就是选用绿茶器具,为了汤色好看,今天咱就用玻璃杯,一般绿茶,大家都喜欢用玻璃杯,透明可观茶芽在泉水中翻腾。”
王行长说:“好,大家都好好记住了,茶的学问大着呢。”
李芸妮接着说:“第三步,一般是温杯烫盏,沸水冲洗茶具,提升器具温度,激发茶香。”
正说着水烧开了,李芸妮熟练地冲洗茶具,接着说:“投茶分为上投茶、中投茶和下投茶。比如泡金骏眉,就可以采用上投茶,先倒上开水,将茶叶投放在上面,细看茶叶缓慢地沉入水中。中投茶自然是倒一半热水,待水温降至九十度左右,再投茶,然后再倒热水。今天我们泡日照绿茶,就可以采用中投茶。如果泡黑茶、老白茶、普洱茶等,就可以采取下投茶。”
王行长不停地点头称是,大家也学了一招。
李芸妮接着说:“嫩茶低温快出汤,老茶沸水不怕烫;清香要高冲,醇厚要闷香。这是基本要诀。”
说完,茶也泡好了,用精制的不锈钢摄子,夹住茶杯,每人分一杯,让大家细品。
这时,江非凡笑着对王行长说:“爸,我们的经营情况,让童心月,我们童总跟您汇报一下,算是提前跟您分享一下我们的收获。”
童心月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向王行长汇报经营情况,时不时地,师蓝儿也补充几句。王行长边听边笑边叫好。
当童心月结束汇报时,访客门铃再次响起。江非凡轻按遥控器,为来客开门。童心月起身,兴奋地说道:“是我嫂子来了,她还带来了她写的字,没错,是赵媛院长。”王行长也起身,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迎了上去:“真是稀客,大画家驾到,快请进,欢迎欢迎!”
赵媛一进茶室,茶香沁人心脾,忙说道:“这不是闻香而来吗?”李芸妮赶紧倒上茶。
赵媛院长品了一口说:“不错,不错,快赶上黄大师的水平了。”李芸妮说:“哪里,哪里,还早着呢。”
赵媛院长接着说:“听我们家童心月说,秋季货品大卖,成果斐然,特来贺喜。”边说边展开了一幅字,不大不小的中形正隶书法作品《孙思邈养生百字铭》。
王行长轻轻读到:“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勿使悲欢极,当令饭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天休论命,修行本在人。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赵媛院长接着翻译:“这是孙思邈的养生学百字铭文,意思是:生气过度会损伤元气,思虑太多易损耗精神。精神疲倦心就容易疲惫,元气虚弱病邪自然入侵。不要过度悲伤或狂喜,日常饮食要保持均衡。再三提防深夜醉酒伤身,首要戒除清晨发怒伤神。亥时(21-23点)睡前轻叩后脑助眠,寅时(3-5点)起床吞咽津液养生。邪气难以侵害自律之人,精气充沛自然身强体健。若要远离各种疾病困扰,应当节制辛辣食物摄入。保持心神安宁需要愉悦,珍护元气重在平和纯粹。寿命长短不必归咎天命,养生之道终究在于自身。若能遵循这些养生真理,平凡生活亦可延年益寿。”
介绍完内容,她接着说:“王行长,现在的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劲头十足,但更要注意休息养生啊。所以,在他们取得好战绩的时候,我送他们一幅健康养生书法作品,时刻提醒他们,多注意休息。”
王行长和大家起身鼓掌,连说:“好!好!好!”
赵媛院长坐下后,满情真诚地说:“王行长在养生学习方面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听说从六艺到十三经他都通读过,肯定有不少经验分享。来,我们边品着好茶,边听王行长讲故事吧。”
又是一阵掌声雷动。这时,王行长起身略有所思地看看大家,说:“中华文明是根文化的文明,中国文化有西大流派,儒、释、道、医。其实大家以为医是讲健康的,是,但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特色的养生保健秘籍。我给大家讲一个道家的故事吧。老子发现婴儿有西大秘密。
老子发现婴儿的第一大秘密,叫‘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婴儿能做到毒虫猛兽都不来伤害他。相信大家都听过狼孩儿的故事,意大利的罗马城的标志就是一匹母狼正在哺乳着一对人类的双胞胎。凶狠的狼看到婴儿的时候,也不会去伤害他,而是把他喂养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个人在婴儿阶段是最纯真、最天真的时候,他面对再怎么凶狠的猛兽、凶狠的鸟都不会去反抗,而会照样用善意的微笑来对待它们,所以毒虫、猛兽、攫鸟都不会来攻击他。这就是因为婴儿的天真,这是婴儿的第一大秘密,天真就是‘精满气足神旺’的最佳时期。
老子发现婴儿的第二大秘密是‘骨弱筋柔而握固’。有句话叫‘一把老骨头’,人老了骨头就硬了,但是人在婴儿阶段骨头是柔弱的。老子发现,婴儿的筋骨是最柔弱的,但是婴儿握出一个拳头来,却是最坚固的,什么人都掰不开。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这是因为婴儿的肝气很旺,肾精很足。因为肝是主筋的,而肾是主骨的,所以虽然看上去柔弱,但是因为婴儿没有损耗精气,精气非常足,所以握出的拳头非常有劲。
老子发现婴儿的第三大秘密,‘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那个‘全’字就通假那个‘脧’字,‘脧’就是指男婴的小生殖器。‘牝牡’就是男女。婴儿不知道男女的交合,可是他的‘脧’却经常勃起。婴儿的小生殖器经常勃起,这肯定不是性的冲动,那是什么原因呢?老子观察得非常细微,他的回答是‘精之至也’,这是肾精充足到极致的反应。因为肾是藏精、主生殖的,所以婴儿在肾精最足的时候他的生殖器才会经常勃起。
老子又发现第西大秘密:婴儿‘终日号而不嗄’。我们看婴儿整天用力哭号,但是他嗓子不哑。世界歌王帕瓦罗蒂曾经突然担心自己嗓子越唱越高总有一天会哑掉,会唱不上去。这时候,他旁边有一个婴儿开始哭,哭了好几个小时,这个婴儿的嗓子还不哑,所以帕瓦罗蒂就开始用心观察婴儿怎么哭,后来帕瓦罗蒂就从婴儿怎么哭当中发明了他自己的帕氏发音法。所以首到去世,帕瓦罗蒂的嗓子也没有变哑。
那么婴儿是怎么哭的?婴儿哭的时候怎么动?哪里在动?你发现了吗?婴儿哭的时候他的西肢都在动,身上的肚脐眼也在动。尤其是肚脐眼下方一点点,那个位置叫下丹田;还有胸口也在动,这个地方叫中丹田,就是膻中穴,道家叫中丹田;还有两眉之间,鼻根的上方,也就是上丹田,中医叫印堂穴,老百姓叫天眼、天目;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婴儿头顶有点微微地在动,那里是百会穴。不但这些地方在动,而且这几个地方动的频率都是一样的,非常和谐,所以老子说这是‘和之至也’。我们养生就在于和谐,精气神的和谐。
老子发现的婴儿的‘和’与《黄帝内经》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和’是一致的。这‘和’是怎么体现出来的?既是发声时三个丹田的和谐、全身的和谐,又是精气神三者的和谐。人在发声时表面上用的是嗓子,其实涉及很多部位。首先肚脐以下的部位始终在鼓动,然后带动胸腔,最后通过嗓子发出来。而婴儿的精气非常足,所以这几个部位用劲非常均匀、非常和谐。后人把肚脐以下这个部位叫做下丹田;把胸部正中,也就是两个乳房连线的正中间叫做中丹田;把两个眉毛中间,印堂这个位置叫上丹田。下丹田是藏精的,中丹田是藏气的,上丹田是藏神的,所以这三个丹田在发声的时候和谐用力,实际上就是精气神达到高度和谐的境界。
老子看出一个人的精、气、神最旺盛、最和谐的时候就是婴儿时期,人衰老的原因,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外在的、内在的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婴儿时期的精、气、神逐渐耗散掉了。所以我们养生实际上就是要向婴儿学习,就是要‘复归于婴儿’,也就是要恢复到婴儿那样精气神充足的状态。婴儿才是我们最好的养生老师。”
这时,大家又一次爆发了最热烈的掌声。江非凡说:“爸,怪不得说年长者都返老还童呢,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