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玄奘轻品了一口茶,面露讶异之色,李承乾当即有些得意。
这茶是他花费了数日苦功,这才制作出来。
在这大唐,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于是含笑开口问道:
“怎么样,大师,我这东宫的茶可还行!”
玄奘也回复道:
“妙,妙,初一入口,尽是苦涩,可当咽下一口后,竟神奇的有甘甜之味,从舌根蔓延至口腔。”
“颇有些意境与玄妙啊!”
李承乾对于玄奘的回答很是满意:
“大师颇有慧根!”
“大师,请看,这茶叶,在杯中茶水里面浮浮沉沉,就像人生有起有落,却仍旧淡然。”
“而孤东宫的这茶水呢,滋味最好的时刻,就是这滚烫的茶水,刚一入杯时,这也说明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这茶水入口先苦后甜,不也恰恰是做人做事,乃至人生的轨迹吗?”
李承乾说得头头是道,像极了后世那些成功学大师!
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从中说出一大波道理。
别管有用没用,就问你悟没悟吧!
......
玄奘听闻此话,点头赞许道:
“太子殿下,真乃妙人也!”
“大师若是喜欢这茶叶,孤一会叫奴仆打包一些,给大师带走!”
“哈哈哈,哈哈哈~”
......
书房内传出两人的笑声。
两人谈笑了几句,随后进入正题。
玄奘开口道:
“刚刚太子殿下有言,太子殿下这里,有几个对于佛法有益的问题,能否告知小僧?不胜感激。”
李承乾回道:
“大师言重了,索性也不过是闲来无事,既然大师想听,那孤就和大师说一说!”
“殿下请~”
......
李承乾顿了片刻,组织好语言,这才开口道:
“孤的第一问是,假如此刻大师看见一辆马车,途经一条岔路,左侧岔路有一人卧在路中间,右侧则有十人卧在路中间。”
“马车无法停止,大师有一次改变马车方向的机会,孤想请问,大师会做出什么选择,会让马车走进左侧,还是右侧?”
......
玄奘闻言,面露深深的思索之色,眉头紧皱,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又开口问向李承乾:
“殿下,小僧有一问,假如贫僧不出手干预,马车会驶向那边?”
李承乾回答的干脆利落,毫不犹豫:
“右侧,十人那边!”
又是新一轮的思考......
大概三盏茶过后,玄奘这才开口:
“殿下,小僧的选择是不出手干预!一人与十人的性命,自然是十人要更加重,可那一人,何其无辜?小僧并不认为,出手让那一人做那十人的牺牲品,是正确的决定。”
“因此,小僧不会出手干预!”
听闻此话,李承乾嘴角露出笑意。
他早就猜到玄奘会如此回答:
于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假如右侧岔路上卧着的,不是十人,是百人千人,亦或者万人呢?”
“大师又会如何选择?”
......
玄奘眉头紧锁,苦苦思索。
最终,还是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于是起身,对着李承乾行了一礼:
“小僧冥思苦想,好像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请殿下告诉我正确答案!”
李承乾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并没有着急告诉玄奘答案。
而是淡淡的说道:
“这个问题并不涉及对错,容孤卖个关系,明日大师在这个时间,还可来我府上,届时我会告诉大师这个问题,孤的选择,以及选择的理由。”
“我可以给大师一个提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程序正义或者是结果正义之间的抉择。”
“大师不妨往这方面想想,希望明日,大师能给孤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
......
玄奘又坐在椅子上,沉思了许久。
接着向李承乾请辞,眉头紧锁,忧虑重重的出了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