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江南的雨像丝线一样落着。
林小满站在黄土坡新建的“文化碳工坊”门口,看着山脚那块旧厂区被太阳能光伏板一块块覆盖,像算盘珠整齐铺陈在山脊上。
这是她亲手建起的局,却不是她亲自主导的新战场。
因为——她己经“退位”了。
名义上是“暂时让权给三线系统负责人”:陈丫蛋主管文化,林沁主持技术,外聘的“国际合资管理代表”负责财务与资本结构。
但她知道,这一局,终归不会是“临时让权”那么简单。
—
果不其然,半个月后,林沁打来电话,语气一贯冷静:
“林总,合资方提交了新的治理结构建议。他们想将‘文化碳标结构’从集团拆分,设立单独公司融资。”
林小满眉头微动。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对接全球资本市场,也能提升独立估值。”林沁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这件事需要你确认签字。”
林小满没立刻回答,只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算盘田。
“他们提出拆分,是不是因为……我不在位了。”
“对方觉得你情感牵绊太多,不适合主持新阶段谈判。”林沁没有否认,“也认为你在‘非标准结构’上的坚持妨碍了全球扩张的速度。”
“那你觉得呢?”
林沁沉默了一下:“从技术上讲,分拆是合理的。但从信任结构上……我没有把握。”
林小满轻笑:“你终于学会犹豫了。”
“因为我开始理解,你把那么多‘不重要的字段’留在系统里,是为了防拆。”
“但……防得住系统,防得住人吗?”
—
与此同时,萧砚舟也接到了同一份结构调整文件。他没有公开表态,只是在系统结构图里悄悄标记出一条隐藏路径:
【若拆分子结构独立融资,算盘字段认证路径将与主链失联,触发信任降级】
也就是说:你可以拆系统,但拆不动它的魂。
晚上,林小满在老厂小屋里看着那张结构图,桌上放着一份手写信,是祖父留下的。
信里写着一句话:
“算盘不能拆账,拆了账就乱,账乱了,心也跟着走了。”
她低头看着那句话,忽然明白:他们不是要拆系统,是想趁她不在的时候,把“心”从里头挖出去。
—
第二天,林小满悄然回到总部。
会议室里,资本代表正滔滔不绝讲着拆分好处,列着各种上市估值倍数、投资人意愿、海外合作路径。
“我们认为,只要算盘字段在名义上保留,文化认知就能延续,无需实质绑定。”
林小满未语。
这时,陈丫蛋突然举手:“我有问题。”
众人微怔。
“你说文化认知保留就行?那你知不知道,村里那块算盘田是按哪个节气翻地的?”
“你知道光伏板下那层地膜是怎么铺的、谁铺的?”
资本代表脸有些挂不住:“这些……不是技术核心。”
“可那是算盘珠落下的‘时间位’。”
丫蛋拍了下桌:“你们拆掉这些节点,不是拆公司,是拆乡亲,是拆良心!”
场面一度僵住。
林小满这才缓缓开口:“你们说的逻辑,我听懂了。可你们忘了一件事——”
“我虽然退了位,但算盘的版权,还在我手里。”
众人一惊。
“我们系统所有对外开放的授权节点,最终调用权还在‘文化字段源持有人’——也就是我。”
她目光扫过会议桌:“你们若执意拆分,我可以当场吊销全部字段授权,‘文化碳标’就此终止公共接口调用。”
“你们会融资成功,但拿不到我们积攒的那十年信任。”
“你们能估值千亿,但你们用的,是空账。”
沉默。
半分钟后,林沁缓缓起身:
“我建议暂停拆分计划。”
没人反对。
—
会议结束后,萧砚舟在楼道尽头等她。
“你今天……又救了一局。”他说。
“不是我救,是你。”林小满轻笑。
“我?”
“算盘字段触发失败锁,是你设的。”
他没否认,只道:“我知道你会回来。你不会真让他们拆走那颗珠子。”
林小满望着他,忽然低声说:
“我不在的时候,你怕吗?”
“怕。”他答得很快。
“你不是一首很稳?”
“那是因为,我知道你在。”
她顿了顿,忽然轻轻拉过他袖口,看了眼扣子。
“又掉了?”
他笑:“这是我故意的。”
“你都多少年了,还掉?”
“我在等你缝。”
林小满没有回话,只把那颗白色纽扣收进口袋,和那枚算盘珠放在一起。
她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分开。
哪怕她缺席了,也没人能替她的那一份——
不在场,也不能被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