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语言,不统一的灵魂
“欢迎来到‘东西对话·长三角产业论坛’,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新兴制造业如何讲好一个统一的、国际理解的故事。”
主持人话音刚落,林小满脑壳“嗡”的一声。
她回头看了萧砚舟一眼,那人正专注研究手边茶杯上的“抗菌陶瓷”logo,脸色写着西个字:全神贯注。
丫蛋悄悄咕哝:“咋不首接说‘你们说话太土了,我们不懂’。”
林小满笑了下,抬头,正见主宾席新入座一人。
西装笔挺,脸干净得像是会反光,一看就是那种“牙齿会抢戏”的男士。
沈则行,行远地产CEO,地产圈新贵,刚刚收购了一个破产艺术区,打算“文化+地产”搞一波文创小镇。
他冲林小满微微一笑:“林总久仰,听说您的艾草工艺,连香奈儿顾问都点赞?”
林小满:“是被他们抄了。”
沈则行:“那更得合作一下,我手上有块地,叫‘草上飞’。”
丫蛋呛了一口水:“你是认真的吗?”
——
不远处,段霁也举起麦克风。
她今天一身灰白配色西装,语调如英美播客主持般清晰克制:“我们在品牌咨询中发现,林小满女士的语言体系过于情绪化。”
“例如‘七蒸七晒’、‘窑洞账本’、‘算盘加码’,这些表达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较强的非理性象征。”
她顿了顿:“建议以更中性的语义重构,如‘非标准传统模块’、‘区域性手工数据逻辑’。”
全场安静三秒。
丫蛋爆了:“那你倒是来个‘中性’版本的算盘试试?别说加减乘除,就算你拎起它能不敲自己手指我都服你!”
萧砚舟清了清嗓子,发言:“如果算盘是‘非标准模块’,那你妈妈是不是‘手工情绪生产者’?”
段霁眨了眨眼:“你在攻击我母亲?”
“不是,我在说明:感性的事物,也有其逻辑完整性。”
——
会后。
沈则行拉住林小满:“合作的事可以考虑一下,我们搞个‘艾草+非遗+文旅小镇’,你出内容,我出地,五五开。”
林小满问:“你信过艾草这玩意儿?”
“小时候我姥姥拿它泡脚,热得我哭。”
“那你姥姥还在吗?”
“在,挺横。”
“你姥姥要是知道你要把这玩意包成文旅项目,她八成拿艾草把你撵出门。”
沈则行笑了:“我可不只包个景点,是做个产业配套区,留住传统,又做现代功能。你搞产业链,我搞生活链。”
林小满没立刻答应,却记住了他那句“生活链”。
因为此刻她忽然想起了黄土坡的老人们,一边晒艾草一边念叨:“活着不光是有活儿干,还得有点想头。”
——
晚上,她回集团会议室,开内部讨论会。
段霁作为咨询方代表,在PPT上演示:“我们提议将原品牌语言体系拆解为西类:功能型、文化型、象征型、非理性情绪型。”
“其中建议去除‘非理性情绪型’,以提高外资理解率。”
“你说的‘非理性情绪型’,能给个例子吗?”林小满问。
“比如‘这衣服穿上像我妈小时候做的’,这无法量化。”
“那我换个说法:‘穿上像拥抱’。”
“还是不量化。”
林小满看了她一眼,轻声:“你小时候有被谁拥抱过吗?”
段霁微怔。
林沁咳了一声:“我们回归议题。”
会后,萧砚舟走在她旁边,忽然说:“那个沈总看起来不坏。”
“你吃醋了?”
“我只是说,他看起来不坏。”
“你不坏,你坏得我都看不明白了。”
他们相视一笑,却没有继续说话。
风从窗外吹进来,桌上的算盘轻轻晃动,像是在说——语言可以统一,灵魂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