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做准备
第一百五十一章 做准备
姜念秋说完之后,季寰没说话,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她。
那道眼神太过炽`热,她还以为是自己提出的要求有些过分。
思虑一番,姜念秋试探地问:“要么,半月?”
让她传授一些知识就好,起码不能让他们没有自救的能力吧?
没等姜念秋反应,季寰抬起她的手,放在唇边亲吻了一下。
那一瞬间,姜念秋的脑子嗡得一声,停止了运转。
季寰将人搂在怀里,声音透过胸腔传到她的耳膜之中:“若你愿意便是百姓最大的福气了。”
原来不是不同意啊……
姜念秋的脸慢慢地烧烫起来。
“您抬举臣妾了。”
季寰没答话,只是默默地再在她头顶落下一吻。
姜念秋心里砰砰砰放着烟花儿。
谁说古人不懂浪漫的,这不是已经足够了吗?
回到客栈后,客栈之中已经全是密卫把守,以三倍价格向店家租借了此处。
启赋在厢房内等着命令。
季寰吩咐下去:“启赋,你去解决今日的事端,不要向百姓透露我们的真实身份,以特使的名义澄清此事,切莫引起百姓恐慌。”
姜念秋跟在他身边,不由得真心钦佩季寰。
能上能下的君主才是好君主。
什么暴君,都是胡说八道的。
启赋显然也是被季寰的举止给震撼到了,先是愣了一下,这才点头:“微臣明白。”
解决完早上闹出的事儿后,季寰还得顾念着姜念秋的肚子。
此刻已是正午时分,合该用一顿合她胃口的饭菜来补偿惊吓。
吃过饭后,姜念秋被季寰打发去休息,他则是连轴转亲自写下诏书,叫史奕分发
“快马加鞭递送到各地农政司,叫他们调配一部分种子到永州来。”
从别处调配的第一批粮草已经被刘畅起卖掉了。
想要追回也有些困难。
不能就这么下去,不如让他们赶在这几天气候还算好,在入冬前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好歹姜念秋的那些种子是能扛一些天灾和寒冻的。
实在不行就再说。
史奕接过诏书颔首“是,属下这就去办。”
下午时分,姜念秋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季寰正在屏风那边儿认真批阅着不清不楚的赋税。
刘畅起吃下的总体数目已经有了大概,他在企图补上赋税的亏空。
“醒了?”
姜念秋打了个哈欠,自觉走到季寰身后给他按摩着后颈:“您辛苦了。”
史奕敲门:“皇上,李总头到。”
姜念秋头发没盘起来,垂落在腰际,实在不成宫妃样子,她左右看看想着在屏风后藏一会儿算了。
季寰却出声阻止:“就是叫他来见你的,不必担心了。”
见她的?
原谅她刚醒来,有些懵。
李总头已经被史奕告知了真相,姿态变得谨慎许多。
一进来便叩头:“微臣参见皇上、参见宜妃娘娘,之前的事情是微臣不长眼,还请皇上娘娘降罪!”
早上是他不好。
他见着堤坝塌陷,脑子里一片混乱,根本不能好生思考。
就那样变成了乌合之众,险些逼到了圣上头上。
季寰看了姜念秋一眼,示意此事由她出面更合适。
姜念秋便代为传话:“李总头请起,这件事情怪不得你,是刘畅起混淆视听,圣上绝不怪罪你。”
当总头还亲自在堤坝上搬搬扛扛的人,一定是极好的人。
罚他干嘛。
突然想起在马车上问过季寰的事儿,姜念秋转过头用询问的目光看他,见人点头,她胆子也就跟着大了起来。
“现在我倒是有件事儿想请教李总头。”
话还没说完,就察觉到李总头颤了颤。
估计是第一回见着圣上和娘娘,吓得。
她平和笑了笑:“总投别怕,我不吃人的。”
季寰轻声笑了下。
也就是这一声笑,弱化了李总头对他们的恐惧。
圣上没传闻之中那般冷酷无情啊……
史奕一听这个架势,极其有眼色地将李总头搀扶起来,又递了一把椅子。
李总头颔首:“娘娘但说无妨,微臣定当倾囊相告。”
“我想知道按照李总头的经验,拆了眼前的堤坝,再用水泥重新建起来,需要多久?”
之前的堤坝底座就不稳当,后来又是泥沙和水泥混用,所以再在上头做新的,显然不太合适。
永州需要的是全新的,能扛得住的堤坝。
如果赶在秋雨来之前完工,永州就能彻底安全一个冬天。
李总头掐算着日子:“总得半个月。”
半个月……
这个时间季寰能接受吗?
姜念秋转过头去看季寰脸色。
奏折合上,季寰拍板:“不拘着多久,有劳李总头操心,将堤坝重新以水泥灌溉,建起来便是,朕与宜妃会监完全程。”
有他们俩坐镇,他倒要看看谁还敢从中作假。
顺道在调任新知州上留出空余时间。
调来的新种子在第五天时分发至各处。
史奕将最新的情况上报给季寰:“三爷,堤坝引水已经在慢慢形成,眼下农耕也在恢复了,只是此地农民有些不太会种植新种子。”
永州的百姓太可怜了,就连宿州百姓都知道新种子怎么种,可他们却不太懂。
刘畅起耽误了多少事儿。
一种救民于水火的责任感从姜念秋心中升腾而起,她拍着胸脯保证:“三爷,不如指导的这个任务就由我来吧。”
季寰顿了顿,他委婉提醒道:“这可不是京郊,也不是你的兰台宫。”
无论是京郊还是兰台宫,都赶不上永州城的种植规模。
他感谢上苍给了一个心怀天下的妃子到他身边,可有些事儿也得分个轻重缓急,不能全听她的。
姜念秋对此很是有把握:“我知道啊,但我是种植那些最多的人,应该要比他们还了解。”
红薯土豆还是改良版的水稻……都是从她这儿发源的。
而且她还跟老伯们学了那么久,早就胸有成竹。
季寰张了张嘴,见姜念秋信心十足的样子,不忍心打消积极性。
最后,他圆了姜念秋的意思:“史奕,你去找些务农较有经验的来,教会了他们自然能扩散开。”
有经验的来跟着姜念秋,其余人再自己摸索。
双管齐下,总能有一队救得了眼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