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成木匠皇帝了
(脑子寄存处。)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日。
紫禁城。
皇城的天空之上在电闪雷鸣。
而在黑夜的笼罩之下,暗处的魑魅魍魉都出来活动了。
......
“陛下驾崩了!”
“陛下遗旨,传位于信王朱由检!”
话音一落,所有人哭声一片。
这些平日里位高权重王公大臣,文臣武将都面露哀色。
虽然这些人中,有的人是对未来惶恐不安,有的是对未来有的是更进一步的野望。
但是所有人都不敢不露出哀色,生怕被抓到把柄,在这新旧势力交替,朝局动荡之间祭天。
给天启帝陪葬。
信王朱由检内心既有对皇兄逝去的悲伤,毕竟他们兄弟感情非常好。
而且皇兄更是把皇位传给他了。
又有对登上那万人之上地位的暗喜,毕竟哪个王爷心中没有一个皇帝梦呢。
所有以魏忠贤为首的党羽,内心则是对未来的惶惶不安。
毕竟新上位的皇帝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性情,对于自已还能不能保持着权柄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了。
剩下的则如东林党对未来充满的希望,毕竟朱由检可比朱由校更亲近于他们。
而且也更好忽悠,毕竟耳根子软,到时候完全可以借新帝之手铲除的阉党。
更可以趁机在颁布几条更有利于东林党的政令,何愁东林党不继续复兴壮大。
自已所得到的利益到时候肯定会更进一步。
......
“皇爷......皇爷......”
平时保养得宜的魏忠贤看着一瞬间苍老的非常多,显得非常沧桑。
他望着双眼紧闭没有丝毫反应的天启帝,内心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皇......皇爷......”
刚刚天启帝喝完药没多久就突然口吐大量鲜血。
然后就晕倒,醒来之后立马召见所有在京的皇室和武将勋贵,阁老和六部尚书。
最后更是要把皇位传位于信王朱由检,信王是什么样的性格,对自已什么样的态度魏忠贤是知道的。
虽然天启有留下的遗言:“魏忠贤,忠贞可计大事。”
相当于一个保命符,但是对于朱由检是否能做到,魏忠贤十分怀疑,毕竟这位可是十分亲近于东林党的。
魏忠贤内心十分清楚,朱由校就这么没了,自已靠山也就没有了。
虽然他现在身为司礼秉笔太监人人称九千岁,看着风光无限。
但是自已只是皇家养的一条狗,就算再有权柄也就皇帝一句话的事。
到时候肯定有更加亲近皇帝的太监取代自已的位置,自已会面对什么样的结局想都能想到。
想到自已即将面对的命运,魏忠贤坚持不住的全身在地。
也就在想他还能怎么给自已寻摸着怎么找一条退路。
新帝还没有登基,自已能不能依目前所拥有的权柄想办法换个皇帝。
最好是年幼皇帝,自已好依然掌握权柄之时,突然听到一声闷哼之声。
只见床榻上一声带着虚弱和沙哑的声音响起。
“我这是怎么了?”
魏忠贤和周围所有依附魏忠贤而上位的人听到这句微弱的声音,顿时如看到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全部齐刷刷的望着床榻之上,只希望不是幻觉。
魏忠贤更是立马扑到床榻之下,又惊又喜的抬头对着朱由校道:
“皇爷!皇爷您没事了”
“皇爷您觉得身体怎么样啊?”
“皇爷!老奴该死!害的您受罪,您放心太医立马来给您诊治。”
魏忠贤话音才落下,立马狠狠地甩了自已几个耳光,看那瞬间浮肿的的脸。
就知道是一点折扣都没打,用了十足的力道。
听声音就知道没玩虚的。
双眼更是流下眼泪,眼里满是劫后余生的激动。
朱由校看着眼前还没说啥就打耳光的老头,愣了下。
随后脑海中原主的碎片闪现,立马让他明白了现在的身份。
天启帝朱由校。
坑爹,太坑爹了!
虽然穿越到了一个皇帝身上自然好,毕竟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万人之上啊!
但是自已穿成的天启帝朱由校啊,而且是刚刚已经死亡传位给了崇祯的朱由校。
可能说起朱由校很多人不怎么熟悉,但是说起他刚刚已经传位的人。
大明末代皇帝一根绳煤山上吊的崇祯就很多人都知道了。
也就非常清楚的知道了现在的时间点。
这真是地狱模式开局的生存游戏啊,关键游戏还可以读档重来。
这可不是游戏,也没得读档,通关不了,就是死啊!
看看崇祯在位有啥吧。
小冰河的威力爆发,全国各地寒冷加剧,旱灾频发,农民颗粒无收,百姓面临严重饥荒。
不仅有旱灾,随着旱灾而来的蝗灾,更是让本就困苦的农民雪上加霜,蝗虫啃食过得的土地寸草不生,民不聊生,百姓完全无法生存下去。
农民起义也就自然而然的爆发了。
就这样李自成和张献忠走向了历史舞台。
大明朝朝廷内部更要面对党争严重的文官集团,不问对错,只问立场。
军队更是能够听命的都已经被崇祯的瞎指挥送命了,剩下的基本都是已经军阀化了。
别说政令不出紫禁城,就算出了也是听调不听宣,压根指挥不动。
要是给钱还能指挥的动,关键崇祯已经没钱了,税收压根收不上来。
最后的亡国只能说是自然而然的事。
想到这里朱由校不禁松了口气,也不算太糟糕,毕竟还有十七年,还没有彻底崩坏。
而且自已可不是崇祯,不会跟他一样刚愎自用,敏感多疑,到处猜忌,不懂瞎指挥。
说实话崇祯肯定智商有问题,完美的避开了所有正确的选择,选的全是错误的选项,完美的把自已送了命。
自已怎么说也看过一些崇祯时期的科普视频,总算大致的了解哪些人是忠臣能臣,他们的能力,可以把他们用在合适的位置。
那些人庸臣奸臣不能用,尽快想办法让他们滚蛋。
而且自已能够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会去不懂瞎指挥。
更何况朱由校如果不想面对亡国,不想做亡国之君的话,摆在眼前的能有也只有一条路。
一条困难重重,披荆斩棘,布满血腥的道路,来进行拯救大明王朝,拯救自已,并且拯救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