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50开局收东旭为徒

第54章 传来了另一个声音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穿越50开局收东旭为徒
作者:
余雁娜
本章字数:
6050
更新时间:
2024-12-20

此前因为李建设为他们修理了水泵发动机,徐家疃的人已经十分感激。

今天他又及时治疗了大家的伤势,众人纷纷把他视为救命恩人。

午时,徐二叔安排人手在村口架起了大铁锅,一边是为了庆祝战胜崔家庄,一边也想借此机会表达对李建设的感谢之情。

几杯酒过,李建设提起了个问题:"二叔,你们提到的枪是真的吗?"

二叔豪爽地笑答:"自然是正品无疑,但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不会轻易打开扳机。

即便与崔家庄有所冲突,但远未达到仇深似海的地步,如果真有事端,那下一次争斗将会是生死存亡的搏斗。

"

两个村落之间的纷争通常围绕水源问题。

鉴于东北沟十余年间未曾枯竭,即使为此动手,人们也不会真正拼个你死我活。

于是李建设又好奇问道:"那么这里的村子都会有这样的装备吗?"

徐二叔回答说:"大致相同,我们村子大概配备了十多把枪械,它们是由从前在外参战的老兵带回的。

平时农业忙碌时这些枪几乎不会派上用场,但在空闲时期我们会带上它们上山猎捕以补贴家用,村民们能否享受肉类便全靠这几件武器了。

"

许大茂在一旁附和:“除了弹弓,这里一个月里我也只遇到一次打猎。

平日主要还是用弹弓射家麻雀当补给。”

李建设追问:“那你懂得用吗?”

许大茂有些羞涩地笑着说:“我哪会使用这种工具啊,甚至没有瞄准用的东西。

不过,我可是攀树掏鸟巢的好手。”

一想到许大茂的农业技术级别依然是起步阶段,连基础的13级都没有达到,离毕业都遥不可及,李建设便说:“大茂,其实你也应该试试弹弓捕捉麻雀,这个技巧并不难学。

学会了以后,即便是回城,也可以偶尔捉几只麻雀加餐。

多一样本事总归是好的。”

许大茂觉得确实有道理,更何况学会了还可以防身,在傻柱想要对付自已的时候至少还能有点防御的能力。

因此,他点头回应:“恩,师傅说得对,等有机会我就去跟建军叔叔学习一下。”

徐建军随性地从口袋里取出一把弹弓说:“大茂接住,用这东西还有什么好学的吗?自已多练几回自然就会了,这种游戏能否打得准全凭手感。”

“谢谢建军叔。”

许大茂接过弹弓,如获至宝。

午餐后,李建设走在回家的路上时,耳边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叮~你的徒弟许大茂连续用弹弓进行了100次射击,领悟了射击技能。】【叮~你的徒弟许大茂用弹弓成功命中目标,为你带来100点射击经验的奖励。】

【叮~你开启了新职业— 神 ** (13级自动晋升),目前等级:LV13。】

李建设心满意足地笑了笑,看来技能提升速度还挺可观的。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许大茂就能依靠这门副职完成学艺。

不过他还是打算等到许大茂正式毕业后,提醒他务农才是主业。

到了家后,

李建设迅速地关上门去冲澡。

因为今天天气格外炎热,出了好多汗,刚调好水还没脱衣,门外就传来了敲门声。

“谁呀?”

李建设边走边喊。

“老李,是我,大清,你现在有空吗?”何大清在外头回应。

李建设走过去开了门,对外面的何大清说:“我刚才外出一趟,热得一身汗正要洗澡呢,大清你有什么事儿吗?”

何大清憨笑着答:“的确有事,你稍微缓一下再去,咱俩先好好聊个事情再说。”

正当何大清要进屋,突然外面传来了另一个声音。

贾张氏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汗水淋漓从院子前面跑过来,见到李建设就迫不及待地上前说:“老李你跑到哪儿去了?我满村子都找不到你。”

李建设看着她急切的脸色问道:“老嫂子你别紧张,有什么事儿缓缓再说。”

贾张氏用手臂的衣服擦了一下汗,喘着粗气说道:“还是老太太的事儿,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留意她的动静。

今天,终于让我给盯住了。

本来看她出去还以为只是上厕所,但十几分钟不见回来我心里就觉得不对劲,结果跑去一看发现她在公共汽车站等车。”

“之后呢?”

一旁的何大清被这故事吸引,忘记了自已来访的目的。

贾张氏知道李建设与何大清关系匪浅,也就不刻意回避他,“之后当然是坐车离开了。

我虽然想要跟踪但又不能和她同乘一辆车,只能找辆马车载在我后面慢吞吞地跟,可是这马车速度太慢了,刚过了两个站就让老太太甩掉了。”

“心想老家伙大夏天还往外跑,绝对不会没事。

所以,我一路沿着公交车的路线寻找,直到鼓楼旁边的那个 ** ,终于再次发现了她。”

贾张氏口中的描述生动详实,怪不得她如此劳累。

南锣鼓巷离鼓楼街有十多里的路程,即使是在中途开始追赶,也要跑上七、八里路。

对贾张氏这位平常连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老寡妇来说,这样的距离是个不小的挑战。

何大清好奇地问道:“‘烟袋街?’这位老夫人跑那儿去做什么?”

李建设解释道:“她可能是去找人了。

你知道的,烟袋街那边住的是满族人家,我觉得这位老太太可能也属于这一群体。

如果不是满族人,她又何必遮遮掩掩不公开自已的身份呢?”听了这话,何大清眼中闪出一丝光。

他附和道:“说得对,烟袋街被称为烟袋街,正是因为它大多数住着满族人,而满族人又特别偏爱抽烟。

据说路上跑的那些人力车夫,半数以上都是满族人,整天拉车赚钱不多,挣来的钱几乎都花在买烟上。

这位老太太不会无缘无故地去那个地方,她八成也是一个满族人。”

这时,贾张氏猛地一拍手:“没错,我跟在她后面,见她与别人会面时,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寻常。

后来回想起来,那两个人会面前后的行礼过程,几乎花了半分钟之久。

满族人在这方面十分看重,我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位老夫人肯定是满族无疑。”

说着,她激动地看向李建设,问:“老李,既然老太太是个满族人,她就不应该住在我们的院子里。

当初居委会之所以让她入住,可能是因为她在易中海那里有亲戚关系,而现在证明她在撒谎,我们是否有充分的理由让她搬家?”

李建设点点头。

若能证明这一点,要求老太太搬出的确理所应当。

关键在于,那位老太太是否还滞留在烟袋街。

于是,他询问贾张氏:“嫂子,老夫人现在去哪儿了?”

贾张氏答:“回去了,她一大早就出门,吃完午饭就回来了。

我本想马上告诉你,可怎么也找不到你。”

李建设叹了一口气,“早知道这样的话,我今天就不该去见大茂。

现在老人家已经回到家,如果试图捉拿她,恐怕即便被发现,她也会咬定不认账,毕竟年纪大了,警察也不敢对她施加重刑,这次算是她逃过一劫了。”

面对现状,再怎么懊恼也无济于事。

李建设叮嘱贾张氏,若下次再看到老太太外出,就第一时间通知他,那时他会骑着儿子的车带上傻柱,前往烟袋街等待她的出现。

至于这一次,则纯属老太太运气好遇到李建设下乡了,否则她今日就不得不搬家。

贾张氏尽管心中不服气,但事已至此,只好作罢。

众所周知,这位老太太是个非常难对付的角色,除非动用严厉的手段,但对于这样一位高龄人士,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谁能承担起动用重力审讯的责任呢?

送走贾张氏后,何大清这才进屋落座,缓缓道:“老李啊,你看我和慧真已经结婚有一段时间了,有件事一直困扰着我——我们家只有两间屋,我和慧真住一间,柱子就得跟着雨水住隔壁。”

他接着说:“但雨水渐渐长大,柱子也到了适婚年龄,两个孩子继续同住一室总不是长久之计。

你觉得我能不能试着跟街道申请,看看能否额外分给我们一间房子?”

其实,这个难题早就出现在了何大清的心头,甚至连傻柱也常常抱怨,在雨水的房间打地铺很不舒服。

虽然后来他参加工作后住进了职工宿舍,但是周末回家时还是会回到那张窄小的地铺上。

更关键的是,如果不解决住宿问题,今后娶亲将变得尤为不便。

总不能一直跟未来的伴侣在员工宿舍里生活吧?

在找到李建设帮忙之前,何大清已经多次尝试通过自已渠道去争取,但每次都被告知没有多余的房源,无论如何恳求都无法达到目的,因此他才会感到无奈之下前来求助。

从何大清的角度看,李建设不仅有办法,而且关系广泛,如果真的能找到办法解决问题,那么非李建设莫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