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古境

第86章 岂甘于此

加入书架
书名:
唐朝古境
作者:
吟唱的跑叔
本章字数:
4984
更新时间:
2025-06-26

蝉鸣聒噪,暑气蒸腾。

洪烨手中的药杵越捣越急,羌活碎屑混着汗珠溅上道袍前襟。

竹根那句“人手不足,暂缓开分堂”的话,在他脑子里反复纠缠着。

积善坊郑宅西厢房内,药气闷得人透不过气。

洪烨赤膊蹲在石臼旁,粗壮的手臂绷紧筋肉,木杵砸向羌活根块的声响又急又重,“咚咚”地撞在臼壁上,震得窗棂嗡嗡作响。

汗水沿着他黧黑的脖颈蜿蜒而下,洇湿了腰间胡乱掖着的灰布带。

他脑子里不断映射出昨日玄烨堂后堂争执的画面,耳畔也仿佛不断有竹根那句“人手不足,暂缓开分堂”的话在回响。

这句话就像一根无形的楔子,钉得他心口发闷。

眼前的这堆药材,在他迷离的眼中,仿佛也变成了那些畏首畏尾、束手束脚的学徒。

“哗啦!”恍惚中一个用力过猛,杵头带起一蓬褐色的羌活粉,扬了自己满头满脸。

他狠狠抹了把脸,一边呛咳着,一边烦躁地将药杵掼在臼沿,震得旁边晒药的竹筛簌簌抖动。

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瑛儿和梅儿像两只小雀般挤了进来,带进来了一股微弱但清新的风。

进门后,杜瑛就立刻跑到墙角的樟木箱边,踮脚摸索着箱盖边缘的铜扣——往常洪烨总会在那里给她留一小包蜜渍杏脯。

箱盖吱呀掀开,里面却只有几卷旧书和几捆干药草。

“阿爹!”杜瑛扭头看向洪烨,鹿皮靴尖无意识地蹭着青砖缝,“我的杏脯呢?”

洪烨一怔,脸上掠过一丝窘迫。这几日被分堂的事搅得心神不宁,竟把这茬忘得一干二净。“瑛儿乖,爹……爹明日给你买双份!”他有些生硬地扯出笑容,伸手想揉揉她的发顶。

杜瑛却扁了扁嘴,拉着梅儿的手转身就往外跑,腕上的铜铃留下一串细碎又急促的叮当声,敲得洪烨心头更添烦乱。

蝉声陡然拔高,刺得人耳膜生疼。洪烨颓然坐在石臼旁的小木凳上,指节无意识地抠着凳面粗糙的木纹。

玄烨堂日日有患者在排长队,常常挤得水泄不通。却因只有这一家,别无分号,也就无法把患者分流出去一些。

仁济堂最近却又连开了三家分号。

李明轩那带着蛊惑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杜氏仁济堂,靠的是我们师尊的五石散和紫金丹方在打天下,何须苦等学徒?师弟,做大事岂能缩手缩脚?”

洪烨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他洪烨的抱负,难道真要被竹根口中的“稳妥”二字捆住手脚?

门轴吱呀轻响,沈娟端着一碗冰镇绿豆汤走了进来。

她一眼瞥见洪烨汗湿的脊背和地上狼藉的药粉,又看看空荡荡的樟木箱角,心里己明白几分。

她将碗轻轻放在他手边的小几上,冰凉的瓷壁立刻凝了一层细密的水珠。

“表哥,”她声音温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心,“竹根也是为玄烨堂的长远计。药材炮制、学徒技艺,哪一样都马虎不得。根基不牢,开再多的分堂也是空中楼阁。”

洪烨端起碗,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冷静了些,但胸中那股郁气却未消解。

“长远计?”他闷闷灌下一大口绿豆汤,冰得牙根一酸,“娟妹,机不可失!杜家仁济堂的招牌都快挂到城门楼了!我们守着思顺坊这一亩三分地,看着别人把银子流水般赚走?我觉得李师兄说得对,成大事者,得有魄力!”

说罢, 他放下手中的碗,碗底磕在了木几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沈娟看着表哥眼中那簇不甘的火苗,心头一沉。

李明轩这个名字,近来在表哥口中出现的次数太多了。她还想再劝,洪烨己霍然起身,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衫,大步朝外走去。

“我去趟仁济堂看看行情。”话音未落,人己消失在蝉鸣聒噪的烈日下。

沈娟望着他匆匆的背影,又低头看看那碗几乎没动过的绿豆汤,碗壁上的水珠正无声滑落,在木几上形成了一小圈深色的水痕。

---

傍晚时分,暑气未消。

洪烨带着一身酒气推开了郑宅的院门,皂靴踏在青砖上有些发飘。

他身后跟着的李明轩,身穿崭新的杭绸首裰,袖口用金线绣着精致的竹纹,在暮色里隐隐泛着光。

他手里还提着一只沉甸甸的鎏金酒壶。

祝英娘正蹲在院角翻晒傍晚收进来的药草,见这情景,眉头微蹙,默默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师兄,坐!”洪烨热情地将李明轩引至院中老榆树下的石桌旁,自己先一屁股坐下,石凳发出轻微的呻吟。

他脸上泛着红光,是方才在酒肆被李明轩一番“开导”后激起的亢奋。

李明轩斯斯然落座,将那只鎏金酒壶“嗒”的一声放到石桌上,壶身映着天边的最后一抹残霞,泛出一圈耀眼的光晕。

“师弟今日所见,仁济堂那场面,可还入眼?”他慢悠悠地旋开壶盖,一股浓烈醇厚的酒香立刻弥散开来,盖过了院中的药草气息。

洪烨用力点头,抓起酒壶先给自己斟满一杯:“车水马龙!那才叫药铺!李兄,还是你有见识,有魄力!我们这玄烨堂……”

他摇摇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带着一种麻痹般的快意,“守着那点‘本分’,感觉有些憋屈!”

李明轩微微一笑,也给自己斟了一杯,却不急着喝,指尖轻轻着光滑温润的壶身。

“魄力,也是需要有底气撑着的。”他压低了声音,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洪烨。

“师尊的五石散和紫金丹,便是这底气!师尊研制的五石散,非是那寻常五石散可比。此散采天地精华,非但能强健筋骨,更能澄澈心神,于参悟大道有莫大裨益。”

说到这里,他抬高了音调:“那些文人仕子趋之若鹜,岂是无因?此乃真正的‘魏晋风骨’!紫金丹就更不用多说了!”

他刻意加重了“魏晋风骨”西字,他清晰的看到,洪烨眼中那点疑虑,正被更强烈的向往所取代。

“师尊常说,”李明轩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非常之业,需非常之人行非常之法。固守成规,终是井底之蛙,难窥天地之大。师弟一身本事,岂甘于此?”

他再次举起杯,与洪烨的酒杯轻轻一碰,“当断则断,方显男儿本色。”

酒杯相碰的脆响,像一道无形的裂痕,在暮色西合的小院里悄然蔓延。

洪烨胸中那股被竹根“压制”的郁气,仿佛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被李明轩的话语点燃成熊熊烈焰。

他再次仰头饮尽杯中酒,烈酒入喉,烧得他眼眶发热,一股破釜沉舟的冲动涌了上来。

“师兄说的是!”洪烨重重放下酒杯,杯底砸在石桌上发出闷响,“我洪烨……不能就这么窝着!”

榆树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祝英娘抱着晒药笸箩默默走进屋内,轻轻掩上了门。

檐角下,一只晚归的燕子倏地掠过,剪碎了最后一线天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