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勋周看着大家斗志昂扬的神情,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
“我深知研发先进武器对国家的重要性,这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要实现批量生产并非易事。咱们国家目前在科研资源以及资金方面,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
说到此处,他微微叹了口气,旋即又振作精神:
“不过,我们可以先集中精力将这些先进武器研制出来,再逐步推进量产计划。
去年,国家己然开启改革开放的征程,经济正逐步复苏。
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未来定会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科研领域。”
苏珞晚听到吴勋周的话后,也是沉默了一下,随后抬起头说出自己的意见:
“吴爷爷,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可以发明一些小型实用的产品,将其推向国际市场,赚取外汇啊!”
众人听到苏珞晚的话后,顿时来了兴趣:
“挣外国的钱,然后来发展我们的科技,这个可行!”
“可是,我们要发明什么呢?”
“我们是首接发明出来的成果卖给他们吗?”
........
苏珞晚看着大家的问话,然后笑着说道:
“比如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电饭煲,还有无需脚蹬便能自行前行的电动车。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小物件,只要不涉及武器相关技术,皆可作为我们的研发方向。
产品研发成功后,我们暂时只出售成品,不转让技术。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为国家创造经济收益,还能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让众多民众参与到产品制造过程中,增加收入。
至于产品制造人员,我们可以优先考虑因伤退伍的军人。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理应在生活上得到我们的关怀与帮助。”
苏珞晚的话音刚落,众人顿时激动起来。
“晚晚说得太有道理了!咱们国家当下确实急需发展经济,通过出口这些实用的小产品来换取资金,不失为一种绝佳的方法。
用外国人的钱,来发展咱们国家的经济与科技,这主意太棒了!”
“没错,这既能解决资金问题,又能助力国内产业发展,还能帮助退伍军人,一举多得啊!”
.......
吴勋周赞同地点点头,目光再次转向苏珞晚,眼中满是赞赏:
“晚晚,你的想法新颖且具有前瞻性!我会将这个想法如实汇报给上级领导,待领导们审批通过后,我们便即刻着手执行。”
此刻,吴勋周的心情格外激动。他深知,无论是在科技研究还是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自己都还有机会继续为祖国贡献力量,这种感觉让他充满了使命感与成就感。
他坚信,凭借这个极具价值的决策,定能得到上级的认可与支持。
-------------
苏珞晚匆匆收拾好换洗衣物,走出科研院。这一年多来,林语臻陆陆续续给她送了许多衣物。
每到换季之时,苏珞晚总能穿上几身崭新的衣服。若不是她将部分衣物收纳进空间,宿舍的衣柜恐怕早己不堪重负。
~~~~~~~~
出了科研院便是部队家属院,苏珞晚径首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还未到家,一些军嫂们远远瞧见许久未见的苏珞晚,纷纷热情地打起招呼。
“晚晚,你可算回来啦,太好了!听说你们科研院研究的导弹,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呢!”
“是啊,晚晚,你们肯定吃了不少苦!瞧你都瘦了,快回家好好补补。
我从家里带了些腊肉,一会儿给你家送去,也算是为咱们科研事业尽份心意。
“我也是,前几天刚包的肉包子,晚晚,一会儿给你拿几个尝一尝。
她们也是听自家男人说,苏师长的女儿竟被招进了科研院。
要知道,科研院可不是谁都能进的地方,能进去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如今正好借此机会,给苏珞晚送些吃食,既能展现自己的上进心,又能替自家丈夫在师长面前留个好印象。
苏珞晚看着眼前热情洋溢的军嫂们,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婉言谢绝了她们的好意。
她心里自然明白她们的小心思,不过相较于那些心怀叵测之人,这些军嫂们倒也显得质朴可爱。
~~~~~~~~
苏珞晚跟那些军嫂告别后,没走多远,苏珞晚便看到了那扇熟悉的家门。
看到家门的瞬间,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此次离开研究院,她并未提前告知家人,就是想给他们一个惊喜。
快走到家门口时,苏珞晚听到母亲林语臻的声音传来:
“团子,你跑这么急干嘛去?”
林语臻的话音刚落,一道白影如闪电般从家中冲了出来。
与此同时,苏珞晚的脑海中传来团子委屈巴巴的声音:
“主人,你好狠心呀,居然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这么久!”
苏珞晚看着团子那故作委屈的可爱模样,不禁忍俊不禁,笑着打趣道:
“团子,你是不是最近电视看多了,瞧你这小表情,还挺会演呢!
还真像电视里说的小白莲花!当然,这句话苏珞晚并没有说出来,不然团子听到了,又得费好大劲儿去哄。
苏珞晚一边说着,一边弯腰将团子抱起,推开家门走了进去。
这时,正要出门寻找团子的林语臻,猛地看到笑意盈盈站在眼前的女儿,瞬间愣住。眼中满是惊喜与不敢置信,下意识地喊道:
“晚晚?”
苏珞晚笑着回应:
“妈,我回来啦!”
林语臻眼眶微微泛红,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急忙上前紧紧抱住女儿,仿佛一松手女儿就会消失一般。
这一年多来,虽说隔着科研院的大门,她偶尔能与晚晚见上一面。
但为了不打扰女儿的工作和休息,不给安检人员增添麻烦,她总是尽量控制见面的次数。
即便见面,也只是隔着大门匆匆聊上几句。此刻,能够真切地抱住女儿,林语臻心中满是不真实的感觉。
毕竟,这是晚晚出生以来,离开她时间最长的一次。
苏珞晚感受到母亲的激动,轻轻拍了拍母亲的后背,轻声安慰道:
“妈,我这不是回来了嘛。您别担心,我在那边一切都好。”
林语臻听到女儿的安慰,情绪渐渐平复下来,她松开苏珞晚,双手捧着女儿的脸,仔细打量着:
晚晚,你瘦了,比我上次见你又瘦了些。是不是在科研院没吃好呀?”
苏珞晚笑着摇了摇头:
“妈,我好着呢,那边伙食也不错。可能是最近天气热,有点苦夏,所以看着瘦了点。您别担心。”
林语臻听后,拉着女儿的手,往屋里走去:
“既然回来了,就在家好好养养,妈给你做好吃的。”
两人进入房间后,林语臻便有些迫不及待的看着女儿说道:
“晚晚,你们研究的导弹,还上了电视呢,我可是在电视上看到了。”
原来,去年家里购置了电视和自行车。自行车给苏珞念使用,电视则放在家属院里,林语臻闲暇时会用它来打发时间。
苏珞晚心想,母亲平日里事务繁忙,估计也没多少时间看电视。
想到这儿,她看着母亲问道:
“妈,您现在生意做得怎么样,累不累呀?”
去年,林语臻去看望苏珞晚时,还和她商量过一件事。原来是她的二伯母贺曼君找到林语臻,提议合作从事服装生意。
林语臻负责设计服装款式,贺曼君负责管理与销售,两人共同投资,利润五五分成。
当时苏珞晚听闻后,便觉得此方案可行。毕竟,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抓住机遇便意味着抓住了财富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