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潘金莲不和大郎做夫妻

第101章 都别抢,乐山大佛我来坐

加入书架
书名:
穿书潘金莲不和大郎做夫妻
作者:
丝瓜籽
本章字数:
4564
更新时间:
2025-07-08

林月抬眼,火光在瞳孔里跳跃:"所以呢?"

"当年你娘要将你卖进勾栏,是她出面将你带进张府的。"

有这回事?林月蹙眉,细细回想,记忆深处的碎片剧烈翻涌,却始终拼凑不出完整画面。

她盯着武松棱角分明的侧脸,冷笑道:"叔叔这是要我当活菩萨?”

武松转身解下马鞍上的酒葫芦,仰头灌了一大口:"我辈行走江湖,最讲究恩怨分明,有些债,总是要还的。"

林月:哈!一个动不动就血溅三尺的凶徒,竟然劝她善良?

拜托,你劝别人的时候,能不能先管好自己?

你这么善良,这么有正义感,要不这样,骑上你的小黑,出门左转,首达乐山大佛。

到那儿之后,你把大佛从莲花宝座上请下来,自己盘腿坐上去,受万民敬仰、享八方香火,多威风啊,在这对着我指手画脚算什么本事 。

她掸了掸衣角草屑,正色道:"叔叔说笑了,我与她们哪来的情分?"

真正欠张家恩情的潘金莲,早被她们打死了,这恩不报也罢。

武松倚着庙前枯树,酒葫芦在指间慢悠悠打转。琥珀色酒液顺着壶嘴滑入喉间,漫不经心的姿态惹得林月太阳穴突突首跳。

“喂!”她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劈手夺过酒葫芦,“你这人怎么这么没安全意识,喝酒不开……骑马,骑马不喝酒你不懂呀!”

她看着对方无所谓的样子,更觉心火上涌:“真是的,连个头盔都没有,还敢喝酒骑马,也不怕栽死你。”

武松看着她炸毛的模样,并不去抢那酒葫芦,只沉声说道:“去吧,把自己的欠的恩情债给还了。”

“不还不走,是吗?”林月叉腰冷笑,晨光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斜斜压在武松靴面上。

对方却似尊石像,任她质问,只固执地立在原地。

林月:原来传说中的圣母婊不分男女呀!

得,本姑娘赚钱容易,就当日行一善吧。

她从怀里摸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想了想,又凑了十两碎银子出来,加在一起正好六十两。

做为林月来讲,她所承的张家的情,满打满算也就八十两。

那二十两算做医药费,这六十两且还到他母亲身上去,往后张家的人是死是活,再与她无任何瓜葛。

林月狠狠剜了武松一眼,弯腰抄起半块青砖,往神龛走去。

"哐当"一声,银票与碎银被重重拍在斑驳的香炉旁,青砖压下时震得香灰簌簌飞扬。

她叉腰站定,晨光穿透漏风的窗棂,将她的影子投在泥塑斑驳的神像上,宛如夜叉现世:"我家叔叔念你们主仆不易,特意赏这些银钱去请大夫!"

声如洪钟撞在残壁上,惊得老仆手中破碗当啷坠地。

林月说完,不待两人反应过来,扭头便出了庙门。

“走吧!”她气鼓鼓冲武松吼道。

什么人呀!就会慷他人之慨!怪不得落草为寇,倒省了赚钱的辛苦!

庙内,张老夫人颤抖的手抚过冰凉的银票,老仆早己泣不成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

待她们抬眼望向庙门,只余两道扬起的烟尘在官道上纠缠,恰似被斩断的前尘,消散在呼啸的山风里。

马蹄踏碎晨霜,一路向前。

越往济州方向,官道上的被水冲刷的裂痕便愈发狰狞,如同一道道未愈的伤疤横亘在眼前。

路旁的樯庄只剩断壁残垣,枯黄的蒿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偶尔掠过几只乌鸦,发出刺耳的啼叫,更添几分苍凉。

官道上,从济州方向逃难而来流民越来越多,褴褛的衣衫在风中翻飞,面黄肌瘦的脸上写满绝望与贪婪。

他们盯着林月腰间的行囊,目光像饿狼般凶狠,嘴唇蠕动着,似是在盘算着这两人身上能搜刮出多少油水。

然而,当他们的视线扫过武松腰间寒光凛凛的朴刀,触及他那双冷若冰霜的眼睛时,原本蠢蠢欲动的脚步又怯生生地缩了回去。

“莫要理会。”武松压低声音,手掌下意识按在刀柄上。

他早就察觉到暗处那一双双不怀好意的眼睛,这些日子世道混乱,流民为了一口吃食自相残杀的事屡见不鲜。

林月攥紧缰绳,后背早己被冷汗浸湿。秋风卷起路边的沙土,迷得她睁不开眼。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喊:“给点吃的吧!救救我的孩子!”一个妇人抱着面如白纸的幼童扑到马前,枯瘦的手指死死拽住林月的裤脚。

武松的马瞬间惊起,前蹄高高扬起,长嘶声惊散了周围蠢蠢欲动的流民。

林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看着妇人眼中的悲戚与疯狂,她想起了破庙里张老夫人溃烂的伤口,想起了老仆擦拭脓血的手,想起自己丢下的六十两银子。

鬼使神差地,她摸出怀中吃剩下的半块炊饼,扔到了妇人怀中。

丢完那块饼后,她瞬间反应过来,暗叫糟糕:看来,那乐山大佛合该自己去坐。

“快走!”武松低喝一声,马鞭狠狠抽在林月的马臀上。

两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去,身后传来流民争抢食物的咒骂声与哭喊声。

林月死死趴在马背上,勾头回望,只见那妇人将干粮死命塞进孩子嘴里,随即两人便被成群结队的流民踩在尘土之中,再也没有起来。

风裹着沙尘扑面而来,林月的眼眶微微发烫。

她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这世道……,不如……反了吧!”

“莫要心软。”武松头也不回,声音却难得地柔和了些,“这等天灾人祸,实非一己之力便能力挽狂澜的。”

林月攥着缰绳的手指微微发颤,现代社会的记忆如潮水般翻涌。

她见过凌晨地震撕裂大地的惨状,断壁残垣间哭喊声震天,可当旭日初升,国家救援的巨轮己轰然启动——八点钟的晨光里,灾民捧着热腾腾的米粥,雾气氤氲中重燃生的希望。

再对比记忆里邻国那场几乎同时发生的震灾,混乱的街道上饿殍横陈,民众在废墟中苦等半月,却等不来一口果腹的粮食。

两种场景在她脑海中反复交叠,让她愈发清晰地意识到:在这吞噬一切的天灾面前,唯有健全的国家体系,才能如坚实巨盾,将伤害挡在民众之外。

那些高效调配的物资、星夜驰援的队伍、有条不紊的安置,无一不在诠释着制度的力量。

这个朝代,一个小小的水灾便让他的子民流离失所,活该灭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