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资助朱元璋开始

第461章 大喜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从资助朱元璋开始
作者:
树上木
本章字数:
4490
更新时间:
2025-06-29

“李先生这是让咱给他们低头?”

“殿下……”

李善长顿时大惊,还有些惶恐。

“李先生,若这次咱应了他们的愿,下次,谁家犯事被抓,他们是不是就能再次联合起来,一同胁迫咱,让咱再次低头?”

“殿下,他们定不敢如此!此次,是下面那些巡检与巡察御史查的太过狠辣,牵连太广,十数年前的案子,都被翻了出来……

一众大户与商贾人心惶惶,甚至很多官吏家人,也都因一些小事……”

说着,李善长下意识住嘴。

朱元璋正满脸阴沉的盯着他。

“李先生也觉得,那些巡检与巡察御史,管的太宽了?”

“殿下息怒,微臣绝无此意,微臣是从吴国考虑,现今殿下要进行大考,要对外伐元,吴国当以稳定为主……

很多大户与官吏,在几个月,或是一年之前,都已被查了一遍,现今再查,会让那些大户商贾与官吏心生不安……”

“微臣担忧,如此一来,更会让那些大户与官吏,不信殿下与吴国……”

“哼!”

朱元璋忍不住再次冷哼一声。

“咱朱元璋岂是言而无信之人?”

“殿下英明!”

“李善长,咱此次可下令,让那些巡检与巡察御史住手,也不准查五年之前之案!”

“殿下英明!”

“但,那些巡检与巡察御史,也都兢兢业业,奉公守法,也当奖励!”

“这……”

“嗯?”

“殿下英明!”

“还有,那些巡检与巡察御史,该巡察还得巡察。那些触犯了咱吴国律法之人,一个也休想逃过。

哪怕这次他们藏的好,没被发现。

但下次,让咱发现,定会严惩……”

“殿下英明!”

“行了,就以此行事!”

“多谢殿下!”

李善长满脸喜色的走了出去。

至于刚刚那刘英佞臣的念头,早已忘的一干二净。

李善长回到东阁,连忙书写两份奖赏与制止文书。

再交到朱元璋手中,由朱元璋批示,盖章。

这些文书,便被抄录数十份,下发吴国各府各县。

最先发的是东阁下令,让一众巡检、巡察御史不再纠察五年以前的案件!

哪怕这些文书到了各县各镇已经是半个月后。

但,也让一众大户、商贾、官吏们喜笑颜开,都是松了一口气。

他们很多人之前做事,都太过粗鲁,丝毫没有避讳官府,或者说,就连那些百姓们,都不避讳。

也是有震慑百姓之意。

看,就光明正大的欺辱盘剥你们,官府也都支持!

你们都不要在做无谓的挣扎。

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元朝会败亡的这么快。

他们做的事,都成了他们的罪状!

而席卷而来的朱家军,上下又是这种严查到底的性子。

那些巡检、巡察御史,都是从别处来的兵将。

镇守他们县镇的兵将,也都是外来兵将。

他们想要走关系,或是贿赂,都没有任何法子。

这次,他们才算真正体会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

幸好。

那位吴王殿下,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的意思!

若不然……

一众大户与官吏们,满是庆幸。

接着,又忍不住有些自得。

任凭他吴王朱元璋如何均分田亩,如何厌恶他们这些大户儒士,还是需要靠他们这些人给他治理天下。

只要他们这些人抱团,饶是吴王朱元璋,也都对他们低头!

越想,一众人心中底气越足。

再面对着那些巡检巡察御史之时,下巴都抬高了一大截!

“终究是一群匹夫,就算是侥幸识了一两千个字,也是一群匹夫!”

“正是!终归,这天下还离不开咱们这些读书人……”

“老爷,老爷!”

正等一群儒士,满脸喜色的聚在一座大宅内,煮酒庆贺之时。

管家却是满脸慌张的走了进来。

大宅主人满脸不悦的呵斥道:“何事这般慌张?”

“老爷,上面又发下了告示!”

“什么告示?”

“是奖励那些巡检、巡察御史们的告示!”

“什么?”

院内,一众大户读书人们的笑容,全部僵硬在脸上,都紧紧的盯着那管家。

“这怎么可能?你莫不是看错了?”

“回老爷,千真万确。那告示已经张贴在四座城门口,还有衙门文吏在诵读!”

“这……”

“这怎么可能?”

“那位刚刚才发了斥责文书,这才几日,怎么就能奖赏他们?”

“是啊……”

说着,一众大户与读书人,都快步朝着城门口跑去。

看到城门口上的告示,所有大户与读书人的肩膀,直接垮塌下来。

“我等被骗了!”

“高明啊!真是高明啊!”

“是啊,那位这招,真是狠辣……”

“诸位,我等如今该如何办啊?”

“还想如何?”

一个年老的大户嗤笑一声,无奈道:“老实待着呗,还能如何?”

“那些巡检巡察御史有了这份奖赏,定会再次盯着我们不放……”

不等那个大户说完,年老的大户便直接问道:“你家中,还有犯有律法之人?”

“这……”

那个大户愣了一下,随即便微微摇头。

“李老说笑了,我族中,那些喜欢犯事之人,都已被抓的一干二净!”

“如此,只要管好族人,不触犯律法,他们还能如何?”

“正是!”

一众大户不由再次恢复一些精气神。

同样。

丧气了两日的一众巡检与巡察御史们,则是再次充满干劲。

但,五年之前的案件不能再深挖,他们只能四处巡察。

……

吴国,算是进入平稳期。

朱元璋又一次下发,秋后大考。

一众幸存的读书人,顿时纷纷准备参与大考。

吴王宫的营建速度,也是一日比一日快。

同时,刘英又带着刘基,开始为造船厂准备。

但,准备了几日后。

刘英便开始守在家中,还向朱元璋借了两个稳婆,又从医学堂借了个稳婆。

三个稳婆算是守在他府上。

马秀英也时不时,来刘府转上一圈,陪着陶青鸾聊聊天。

这一日。

刘英正坐在书房内,写着一些规划。

一个婢女,便满脸急匆匆的跑到书房外。

“老爷,老爷,夫人要生了!”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