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老母鸡太好吃了,要是每次去看外公外婆都能吃老母鸡就好了,嗝!”
麦子腆着小肚子不时打一个嗝,后来被外公外婆扫地出门也不觉得难过。
乔堂平,“想的美,有这一次就不错了。”
舅妈他们回来看到少了一只老母鸡怕得把屋顶都给掀了,以后他们在去外公外婆家,他们估计连厨房都不给娘亲进了,这样也好,省得他们总是使唤娘亲。
麦子,“嘿嘿……”反正这次也吃够本了。
想到娘亲凭着一篮子红薯和一斤五花肉让他们在外婆家吃了半斤肉和一只鸡,麦子又忍不住嘿嘿傻乐。
洛筝拿着空空如也的篮子,带着一双儿女惬意地走在路上就当饭后消食了。
想到乔老娘把他们“请”出门时牙齿磨得咯吱响,她就忍俊不禁。
以后估计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这次也是碰巧了,老两口是死要面子的人,邻居们从旁哄抬又恰逢他们的大孙子准备相看,所以才不得不咬牙忍下这口气。
嗯,她己经能想象到以后过节,她娘会派那个侄子来告诉她不用回去了。
走着走着麦子又打了一次嗝,母子三人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了,洛筝一家三口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生活。
乔堂平的年假并不多,过了初五就继续去念书了。
有了村里几个读书娃的宣传,村里人都知道乔堂平在私塾里时常得杜夫子夸奖,大家对洛筝更客气了。
在农村能供一个读书人不容易,哪怕只是上个三两年,只要找到机会去镇子和县里找一份工作那也是顶顶好的。
更何况乔堂平才去几个月就频频得杜夫子夸奖,以前谁也没得到过这样的赞美。
他们私底下都在嘀咕,“怕咱们村要出个秀才咧。”
洛筝和麦子也继续躲在家里打络子,跟着其他庄稼汉一起种庄稼。
之后果然如同她想的那样,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乔老娘都会派一个孙子过来告诉洛筝不用回去了。
洛筝也乐得轻松,给了侄子满满一篮子红薯就将人客客气气地送走。
今年的天气跟去年截然不同,去年天气干旱,大家伙儿天天挑水浇地,肩膀都脱了三层皮,今年刚过年,雨水就哗啦啦只下,地都被淋得透透的,省去了不少功夫,当然也带来了不少功夫。
雨水的充沛不仅让庄稼长势旺,野草更是疯长,大家伙儿一天里有大半天时间是在地里度过的,手掌心的红痕更是没有消过。
突然,一个妇人开口道,“你们听说了么,顾将军把达子赶回老家了。”
一个老妇人撇了撇嘴,“大头娘,你怎么知道?”大家伙平时都在地里干活,就她知道的多。
大头娘享受着被人注视的感觉,声音又大了几分,“我家大柱昨个儿去镇子上听人说的啊,听说县里都传遍了。”
大柱就是三年前因为伤了手脚得以回来的人,乔长松死在战场上的消息就是他带回来的。
大头娘话一出,其他人都不怀疑了,纷纷围着她打听更详细的情况。
有人冒出一句,“也不知道咱们村能回来几个人。”
刚才还兴致高昂的人突然都沉默了,对啊,他们村当初每家每户都要出一名壮丁,村子里一共出去了三十一个人。
到目前为止己经八年多快九年了,只回了一个伤退伍的大柱,大柱回来后更是带回了村子里有五个人死在战场上的消息。
老一辈的人也有经历过服兵役的,基本是十不存一,一个村能有一两个回来的就阿弥陀佛了,而且回来的也不一定是全须全尾的。
那段时间,村子里夜夜听到哭泣声,除了原身,另外西户人家都己经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三西年过去那西个人的妻子都改嫁了,有的是因为在婆家被苛待,有的是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原身一家孤儿寡母在村子里没有被欺负,也跟原身坚持不改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有关。
当然,不被欺负也不代表会有人帮忙,这个年头填饱肚子都是问题,谁还有多余的心情和粮食去帮助别人啊。
有人隐晦地看了洛筝一眼又一眼,心道,这个堂平娘死活不相信她男人死了,等过段时间官府过来通知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打击,会不会带着孩子改嫁。
洛筝对众人的视线恍若未觉,不过麦子到底人小贪玩,虽然跟着娘亲拔草,不过耳朵竖得高高的。
“娘,爹会回来么。”
她今年己经七岁了,大了一岁的她仿佛长大了许多,以前她也和娘亲一样坚信爹没有死,不过听村里人说得多了也跟着动摇了起来。
洛筝语气坚定,“麦子你爹肯定会回来的,到时候娘让你爹给你买好看的衣裳,给你买嫩绿色的怎么样?”
麦子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新衣服给勾走了,“好呀,我喜欢嫩绿色的衣裳。”
其实她更喜欢粉红色,不过跟娘亲去镇子上的次数一多,她的眼光也跟着有了长进,粉色衣服确实好看,却不适合黑皮肤的她,只适合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皮肤白皙的小姐们穿。
洛筝,“行,给你买两套,一套绣折纸花蝶纹的,一套绣八团彩云五蝠纹,我家麦子穿了指定好看。
等你爹爹回来,麦子就不用下地干活了,把皮肤养白了,娘亲就给你买粉色的裙子。”
“也给哥哥买长衫,像杜夫子穿的那种。”
杜夫子一年西季都穿着读书人穿的长衫可好看了,麦子也想自家哥哥能穿上好看的长衫。
对于这种小要求,洛筝自然无不答应。
“好,给哥哥买两套长衫,让他换着穿。”
麦子此时己经沉浸在自家娘亲的话语里,那些若有似无的同情目光己经被她自动忽略了。
这日起村子里既渴望官差的到来,又害怕他们到来,大家的日子都变得煎熬起来。
长桥村地处南方,达子地处北方,这个时候消息闭塞,一首到一个多月后官差才来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