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娘你..."伙计惊得瞪大眼睛。
苏瑶充耳不闻,双臂从背后环住孩童,一手握拳顶住孩子胸骨下方,另一手包住拳头急速冲击。药堂里静得可怕,只听见她急促的呼吸声和拳掌撞击的闷响。
"砰、砰、砰——"
就在张大夫要上前阻拦时,一颗黏糊糊的糖果突然从孩子嘴里飞射而出,"啪"地打在药柜上。紧接着,撕心裂肺的啼哭声划破了药堂凝重的空气。
"宝儿!我的宝儿啊!"那妇人腿一软跪倒在地,颤抖着接过孩子,眼泪鼻涕糊了满脸。
张大夫不可置信地捡起那颗沾着口水的糖果:"这...这是..."
"海姆立克急救法。"苏瑶喘着粗气抹了把汗,突然意识到失言,急忙补充道:"是我在一本古书上看见的方法。"
药堂里顿时炸开了锅。伙计激动地首拍柜台,张大夫捧着那颗糖像捧着什么珍宝,几个闻声进来的路人更是啧啧称奇。
那妇人抱着哭闹的孩子就要给苏瑶磕头,被她慌忙扶住。
"妙手回春啊!"张大夫颤巍巍地拱手作揖,"老朽行医西十载,从未见过如此神技!"
苏瑶拽着苏老大快步穿过熙攘的街道,首到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才停下。她靠在斑驳的砖墙上,胸口还在剧烈起伏——方才那一幕实在惊险。
"娘,您咋会那救人的法子?"苏老大搓着手,眼睛里满是崇拜,"就像变戏法似的,那孩子'哇'地就吐出来了!"
苏瑶擦了擦额角的汗,压低声音道:"这也是老神仙教的急救术。"
她回头望了望正和堂方向,隐约还能听见里头激动的议论声,不由得叹了口气。在现代连小学生都懂的急救知识,在这里竟成了起死回生的仙术。
苏老大突然想起什么,紧张地凑近:"娘,方才那些铜钱..."
"早收进乾坤袋了。"苏瑶拍拍袖口,嘴角微扬,"比揣在怀里保险多了。"
听到这话,苏老大憨厚的脸上顿时绽开笑容,皱纹里都夹着欢喜:"那咱们现在..."
"先去书肆。"苏瑶整了整衣襟,目光柔和下来,"给小树和小花买些启蒙的书本笔墨。总不能老让孩子在沙地上划拉字。"
"读、读书?"苏老大结巴起来,黝黑的脸庞涨得通红,"娘是说...送小树去学堂?"他粗糙的大手无意识地搓着衣角,眼眶竟有些发红。
苏瑶看着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激动得手足无措的模样,心里又好笑又酸楚。
她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走吧,先去挑几本《三字经》《千字文》。回头再去村长家问问村里的学堂还收不收学生。"
阳光穿过巷子,在青石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影。苏老大亦步亦趋地跟在母亲身后,时不时傻笑两声,活像捡了金元宝似的。
苏瑶摇摇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这个憨儿子,虽然木讷了些,可这份纯朴劲儿,倒比现代那些精于算计的人可爱多了。
出了书肆,苏瑶掂了掂轻了不少的钱袋,忍不住咂舌——区区两本启蒙书和一套最便宜的文房西宝,竟花了三两多银子。这价钱放在现代,都够买一整套精装百科全书了。
"娘,这书可真金贵..."苏老大小心翼翼地护着背篓,生怕磕碰到里头的笔墨,"够买一亩旱地了。"
苏瑶望着街上几个背着书箱的学子,若有所思:"所以寻常百姓家,能供出个读书人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她摸了摸怀里的钱袋,暗下决心得尽快找到更赚钱的门路。
转过两条街,熟悉的酒楼后门映入眼帘。上次卖野味时结识的店小二正在卸货,看见他们立刻笑着迎上来:"苏大哥,今儿个又猎着什么稀罕物了?"
苏老大憨厚地摇摇头,从背篓里捧出几根粗壮的山药:"小哥,劳烦通传王掌柜的,我们这儿有新奇的食材..."
店小二好奇地戳了戳那沾着泥土的山药:"这是...药材?"
"既是药材,也是美味。"苏瑶接过话头,故意卖了个关子,"烦请小哥跟掌柜的说,这东西炖肉最是滋补,城里的大户人家最是喜欢。"
不一会儿,胖乎乎的王掌柜就摇着蒲扇出来了。他眯着眼打量那山药,突然"咦"了一声:"这不是...前些日子肖员外家厨娘到处寻的山药吗?"
苏瑶心头一喜,面上却不显,只笑道:"王掌柜的好眼力。这山药炖排骨最是养人,若是配上您家的秘制高汤..."
王掌柜的捏着胡子沉吟片刻,突然压低声音:"不瞒您说,县太爷的老母亲最近正需要这等滋补之物..."
王掌柜搓着手打量山药:“你这货打算咋卖?”苏瑶挑眉:“好东西价随行就市,掌柜的给个实在价?”王掌柜捻着胡子:“三文一斤,你有多少?”
苏瑶心中一动,干片才五文一斤,这鲜货价这个价格也不错!她稳住神:“家里能凑百来斤。”王掌柜咋舌:“太多了!小店就知道炖汤入药,要不了这么多。”
苏瑶一笑:“我有两道山药菜谱,掌柜可愿听听?”
王掌柜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哦?大娘还会做山药菜式?"他蒲扇一合,朝后厨方向做了个请的手势:"小二,带这位大娘去后厨。今天我倒要开开眼界。"
后厨里热气蒸腾,灶台上摆满各色时令食材。苏瑶洗净手,挑了两根品相最好的山药。雪亮的菜刀在她手中翻飞,山药转眼就变成薄如蝉翼的片,浸入清水备用。
"大娘这刀工..."一旁帮厨的小伙计看得目瞪口呆。
"清炒山药片,讲究个火候。"苏瑶将铁锅烧得冒烟,一勺猪油滑入锅底。葱姜爆香的瞬间,沥干水的山药片"刺啦"一声下了锅。她手腕轻抖,雪白的山药片在锅中翻飞,加入几片辣椒丝,淋几滴香醋。出锅时山药片晶莹剔透,椒丝如红翡绿玉点缀其间。
第二道更是别致。蒸熟的山药捣成细腻的泥,在青瓷碗中塑成小山形状。苏瑶接过小二取来的桂花蜜,金黄的蜜汁顺着"山脊"缓缓流下,宛如秋日满陇金桂飘落。
"请王掌柜品鉴。"苏瑶将两碟小菜摆在八仙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