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举

第57章 科场暗幕

加入书架
书名:
全族!供我科举
作者:
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本章字数:
5642
更新时间:
2025-06-18

橹声搅碎了一江春水。秦思齐站在跳板上回望,秦老汉和秦思武的身影在岸边渐渐模糊。老船公数着铜钱,七串一百的铜钱在晨光中叮当作响。

"慢是慢些,胜在安稳。"秦茂山拍了拍鼓囊囊的褡裢,里头装着全村凑的二十余两银子(大部分都是铜钱,方便计算才用的银)。商船甲板上堆满茶篓,清新的香气混着鱼腥味扑面而来。

秦思齐抓住船舷,那些茶篓里飘出的,他鬼使神差地掀开最近的一篓,里头的茶叶粗枝大叶,与白湖村的野茶天壤之别。

"小相公也懂茶?"守货的护卫递来粗瓷碗,茶汤浑浊如泥浆,"尝尝我们的茶'。"

秦思齐抿了一口就皱起眉头。这茶涩得刮喉,哪及得前世雨露茶半分。

"这茶..."他故作随意地指着茶篓。

"汉阳的粗茶,150文钱一斤。"船家啐了口茶叶渣,"好茶都走陆路送京师江浙地带了。"而后结束了对话。心里盘算着他的茶树,培植发展之路。

武昌码头比记忆里更喧嚣。挑夫们赤膊扛着麻袋,汗水在古铜色皮肤上画出溪流。秦茂山摸了摸钱袋,终究没舍得叫马车。

"走着去!"秦大安把最重的书箱扛在肩上,"正好看看府城气象。"

穿过熙攘的街市,秦思齐发现茶铺。一家挂着"武夷正岩"匾额的店里,掌柜正用银镊子分拣茶叶,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像是在伺候祖宗牌位。

"这茶多少钱?"秦思齐鬼使神差的走了进去,指着最小的青瓷罐。

掌柜眼皮都不抬:"十二两,不还价。"

秦大安一个趔趄,差点撞翻柜台。而后急忙退出店铺,生怕被讹。

"秦记酒楼"的的对联还是那一副。众人绕到后院时,而后才叫来秦茂才,秦明文急不可耐的说道,"爹,思齐得了县案首!"

秦茂才不确定的问道:“你说啥?"案首!头名!"秦明文又大声说道。

后院突然安静下来。帮厨的厨娘手里菜刀停在半空,小二拎着的茶壶滴滴答答漏着水。不知谁先起的头,欢呼声惊飞了屋檐下的燕子。

而后吩咐后厨,多做几个菜,让我给齐哥儿庆祝一下,给众位乡亲接风!掌灯时分,后厨飘出久违的香气。钱茂才拿了一壶酒。

"按老规矩。"他给每人斟了半盏,"案首该敬天地。"

秦思齐却把第一杯酒洒在地上,那里有只蚂蚁正搬运饭粒。众人愕然间,听他轻声道:"敬山水。"(这段我想表达的是。蚂蚁的团结。蚂蚁不会盲目蛮干,而是遵循本能与群体协作规律运食。人在世间努力奋斗,也应敬重山水所代表的自然之道、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挑战,从自然智慧中汲取力量,不被功利蒙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对天地自然的敬畏 。)

露润新芽雀舌娇,纤云初散日升遥。卯时秦思齐就拽着睡眼惺忪的秦思文出了门。武昌府的石板路上以有行人,卖朝食的挑夫刚支起灶火,蒸笼里飘出的白雾模糊了街角的"文渊阁"招牌。

"买这么多纸?"秦思文揉着眼睛,看堂弟数出两千文钱。秦思齐抚摸着桑皮纸细腻的纹理:"送礼要用。"

掌柜包纸时特意加了梧桐油纸包裹:"小相公是赶考的吧?""这刀'玉版宣'最适合写馆阁体。"

秦思齐说道:“送人用。”而后便离开。去往赵府。

赵府的朱漆大门前,石狮子嘴里含的铜球锃亮如新。秦思齐踏上台阶,让门房通报同窗好友来访。过了一会,就听见里面传来"咣当"一声——像是踢翻了铜盆。

"秦思齐!你个没良心的穷货!"

赵明远的身影旋风般冲出来,一把揪住秦思齐的衣领,金丝腰佩叮当作响:"说好送你!你居然放我鸽子!"

秦思齐纹丝不动,只是微笑着看他。阳光照在赵明远发福的脸上,被问到。"县试第几名?"

赵明远顺口回应道:“第十名,也是童生了,你呢?第几名”

"案首。"秦思文声音里带着骄傲。

赵明远的手突然松了。他退后半步,上下打量着故友,忽然大笑起来:"好!好!这才配做我赵明远的兄弟!"

秦思齐从堂哥手里拿过过一刀玉版宣:"你知道我穷,只能找个便宜的送"

"放屁!"赵明远一把抢过纸。又被问到:“答谢夫子没有,没有的话,与我同去”

赵明远转身吆喝小厮:"备马车!把库房里那几套'松烟墨'取来!"

三人坐着马车去往书院,赵明远突然正色,"你真要现在去?那老头最恨学生考前打扰。"

秦思齐摸了摸旁边宣纸,回应着“礼不可废,夫子可以不见我们,但我们还是要去,以免背负欺师之名,科举的名声很重要。”

两人等候在门口等候,门房通报。而后进入,两人说着自己的考试成绩。被夫子教训道:

"案首,县试不过童子戏。"赵明远慌忙奉上礼盒:"学生特意寻的徽墨..."

"拿走!"夫子一脚踢开礼盒,墨锭滚进鸡窝,惊得母鸡"咯咯"首叫。夫子手指向秦思齐的下巴,"让老夫看看,是真才实学还是投机取巧!"

竹舍里,夫子将《水利论》拍在案上:"这文章是你写的?"夫子说道:“尚可,不过这些地方,还可以修改,而后一一指出...”对着赵明远则鬼魅一笑,充满了讥讽。而后继续拜访其他夫子。

拜完夫子后,赵明远朝秦思文和两个小厮挥了挥手。

“你们且去街口等着。” 秦思文张了张嘴,终究没敢反驳,和小厮怏怏离开,临走前还忍不住频频回望,眼里满是好奇。

待脚步声渐渐远去,赵明远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一把秦思齐的拉到了一边墙角下,秦思齐刚要开口抱怨,却见赵明远警惕地左顾右盼,连远处街角卖糖画的老汉都适时收了吆喝,整条巷子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

赵明远松开手,“若不是你回武昌后第一个,跑来寻我赔罪,这桩事我定要烂在肚子里!” 赵明远压低着声音说着。秦思齐踉跄着后退两步,“明远兄,我不过是回老家县试,没有跟你打招呼,怎就惹得你这般大动肝火?”

赵明远嗤笑一声,“罢了,既然你有心认错……” 而后他突然凑近,温热的鼻息喷在秦思齐耳畔,压低声音道,“此番府试,你务必在策论开头,将‘子曰’二字改成‘孔子曰’。切记,一定要放在开头,一个字都不能错!”

秦思齐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盯着赵明远:“这… 不过是行文措辞,有何要紧?”

“蠢货!” 赵明远急得首跺脚,“这岂是寻常措辞?这是我爹花了整整两千两白银,从知府幕僚手中换来的秘钥!” 他伸出两根颤抖的手指在秦思齐眼前晃了晃,“整个武昌府,这样的名额仅有十五个!但凡拿到名额的人,都己被知府幕僚暗中考察过,只要按着规矩写,就有百分之七十的能通过!如果没有考过,金额退还。双方不闹事。如今学政那边,还没有开出价来!”

秦思齐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两千两白银,足够寻常百姓一家五口吃上百年!而这笔巨款,竟被用来买卖科举名额?还只是一个府试?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着。我还要科举吗?全族人都在供我,把钱换笔墨纸砚,只为能在科举中搏个前程。有想到这群官员贪,没想到贪的这么花,还给留了些名额,给寒门...生怕学生闹事,还只有百分之七十通过率,生怕秘钥被发现,没有借口解释!

“不是说科举考试公平公正,为国选材吗?” 秦思齐以为古代科举有点公正公平,“这般行径,与明抢有何分别?那些真正有才华横溢的寒门学子,才有点出头之日”好歹上一世,还能拼一个985...现在只能开始自我精神建设。还有机会,只是机会小了些...而后,赵明远继续说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