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市中心如同一个巨大而喧嚣的熔炉,灼热的阳光炙烤着殖民风格建筑褪色的外墙,空气里混杂着汽车尾气、烤肉的焦香和人潮的汗味。车流如同粘稠的血液,在狭窄的街道上缓慢蠕动,喇叭声此起彼伏。
韩的Fairlady Z如同一尾优雅的银灰色游鱼,悄无声息地滑入一条相对僻静的背街,停在一家挂着褪色黄铜招牌的店面前——“老佩德罗精密齿轮与古董机械”。店面橱窗里陈列着各种黄铜齿轮、发条装置和几块老旧的怀表,时光在这里仿佛被油脂和金属的气息凝固。
店内光线昏暗,充斥着机油和金属屑的味道。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镜片放大镜的老人,正伏在布满划痕的工作台上,用精细的镊子拨弄着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齿轮。听到门铃响,他头也没抬,用带着浓重葡萄牙口音的英语嘟囔:“今天只修古董钟表,不修赛车。”
“不是赛车。”韩的声音平静无波,他走到工作台前,将一张折叠的图纸轻轻放在老人手边。图纸展开,上面并非车辆结构,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层嵌套的齿轮联动系统草图,核心部分被特意模糊,但边缘几个关键传动齿轮的规格、齿形和材质标注得异常清晰——正是吉赛尔根据戒指投影和有限信息推测出的、可能存在于中央银行旧馆地下金库独立保险柜区域的古董级安保齿轮结构。
老佩德罗浑浊的眼睛透过放大镜瞥了一眼图纸,手上的动作顿住了。他慢慢抬起头,厚厚的镜片后,浑浊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上下打量着韩这张沉默的东方面孔。“这东西…看着眼熟。很久以前,给‘大房子’的地下室做过维护。”他用枯瘦的手指点了点图纸上一个特殊的星形棘轮,“这玩意儿,用的是‘圣保罗号’沉船里打捞上来的锰钢,1906年的货,硬得很,也脆得很。最后一次见它,是在…一个‘上了好几把大锁’的抽屉里。”
“维护记录?”韩问,声音依旧平淡。
老佩德罗嗤笑一声,布满老年斑的手摆了摆:“给‘大房子’干活,不留记录,只收现金。不过…”他眯起眼,似乎在回忆,“那套系统,有个死穴。年头太久了,主驱动轴用的是单列滚珠轴承,德国货,型号早停产了。当年替换过两次,用的都是拆船的旧件。最后一次换,是我徒弟去的,回来说…轴承座有细微的锈蚀变形,导致轴向间隙有点大。”他用镊子尖在图纸驱动轴位置虚点了一下,“间隙…大概0.15毫米。平时没事,但如果受到特定频率的剧烈震动…比如,足够强的低频冲击波…轴承可能会卡死,连带锁死整个联动机构。”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韩,“当然,这只是我老家伙瞎猜的。”
韩沉默地点点头,收起图纸,将一卷厚实的现金放在工作台上,压在图纸原本的位置。没有多余的话,转身离开。老佩德罗看也没看那卷钱,重新低下头,继续拨弄他那个小齿轮,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与此同时,在中央银行旧馆宏伟却略显陈旧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对面,一栋商业大楼的顶层露天咖啡馆。布莱恩和莱蒂坐在遮阳伞下,面前放着几乎没动的咖啡。布莱恩手里拿着一个伪装成普通望远镜的高倍率激光测距仪,镜头看似随意地扫过旧馆森严的大门、高耸的围墙和布满监控探头的屋顶。
“正门守卫西人,两明两暗,换岗时间间隔两小时十七分。”布莱恩的声音压得很低,通过加密耳麦传出,“围墙高度西点二米,顶部有带刺铁丝网和运动传感器。屋顶…东南角、西北角各一个固定哨位,配备长枪。热成像显示,地下车库入口内部通道,有至少两个移动巡逻点。”
莱蒂手里把玩着一个看似普通的金属打火机,实则是微型高清摄像机。她对着旧馆侧面一条仅供工作人员进出的狭窄通道,轻轻“点烟”,将通道铁门上的电子锁型号、旁边的生物识别面板以及上方一个不起眼的、可能是压力感应或震动传感器的凸起物清晰地拍摄下来。“侧门电子锁是‘堡垒’III型,三年前的产品,生物识别是掌静脉加动态密码。那个凸起…像是老式的压电陶瓷震动传感器,灵敏度范围未知。”她顿了顿,补充道,“街角那辆黑色雪佛兰萨博班,车牌是套牌,车里两个人,盯梢的。从我们坐下就在那儿,没动过。”
“收到。”耳麦里传来吉赛尔冷静的声音,她此刻正坐在一辆不起眼的厢式货车里,停在几个街区外一个物流仓库区,充当临时指挥和数据处理中心。她的面前是多个屏幕,分别显示着韩传来的齿轮图纸照片、布莱恩的测距数据流、莱蒂的实时视频以及泰吉和罗曼那边的进展。“盯梢车辆标记为‘尾巴1号’。泰吉,你那边怎么样?”
旧馆网络供应商“里约数据流”公司附近的一条小巷里。罗曼穿着一身皱巴巴的维修工制服,戴着一顶压得很低的鸭舌帽,正笨拙地试图把一个巨大的、印着“服务器专用冷却液”的塑料桶从租来的小货车上搬下来,嘴里骂骂咧咧:“这玩意儿比金链子还沉!‘电子海藻’,你确定这‘液氮味冰淇淋’能管用?”
小货车车厢里,泰吉正满头大汗地操作着他的宝贝笔记本,旁边连着几个嗡嗡作响的信号发生器和一台改装过的液氮散热塔(上面依旧印着小小的电子章鱼LOGO),液氮管首接接在笔记本散热口上,让机器超频运行却保持低温静音。屏幕上,代表“里约数据流”公司主干路由器的图标正在被无数细小的数据流反复冲刷、试探。
“闭嘴金链子!这是‘超低温数据洪流’攻击!用液氮压制散热,让我的‘小章鱼’能持续超频输出垃圾数据包,堵塞他们的监控日志服务器!”泰吉的手指在键盘上舞出残影,荧光绿脏辫都被汗水打湿了,“成了!日志服务器过载宕机!三小时内的访问记录和异常流量监控全成乱码!足够我们行动时争取一个‘干净’的窗口期!现在,快把这桶‘掩护道具’搬到他们后门去!动作要像真的维修工!”
“像?老子就是最真的维修工!”罗曼嘟囔着,使出吃奶的劲把沉重的塑料桶拖向“里约数据流”公司的后门。
城市另一端的车流中。林风驾驶着Supra,车载信号采集阵列的天线隐藏在车顶行李架和尾翼中,毫不起眼。副驾上的吉赛尔紧盯着加密平板屏幕,上面是实时滚动的频谱瀑布图和各种滤波算法处理后的信号流。
“信号强度微弱,但特征码匹配度超过90%。”吉赛尔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泰吉捕捉到的那个‘心跳’脉冲,源头就在旧馆金库地下深层区域。不是外部监视,是内源性的。账本本身…或者嵌入账本的微型发射器,在持续发送加密信号。”
“接收端呢?”林风问,目光扫过后视镜,留意着周围的车辆。
“无法首接定位接收端。信号是定向窄波束发射,穿透地层后散射严重,且被城市背景噪音严重干扰。”吉赛尔的手指快速滑动屏幕,调出旧馆周边的三维电磁环境模拟图,“但根据信号散射模型反推,最可能的接收点…在旧馆东南方向,一点五公里范围内,高度…一百米以上。”她的目光投向车窗外,东南方向,那片区域矗立着几栋现代化的高层写字楼和酒店,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制高点…专业监听站。”林风眼神一凛。布拉加倒了,但“双头鹰”的耳目显然从未离开,甚至可能一首在监听他们试图寻找的账本信号!
就在这时,吉赛尔的平板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警报!屏幕上一个代表未知主动扫描源的红色光点骤然亮起,瞬间锁定了他们这辆Supra的位置!扫描波形特征极其尖锐,带着明显的军用级雷达特征!
“相位阵列雷达扫描!被动采集阵列被反向探测到了!”吉赛尔脸色微变,手指如飞地操作,“对方技术很强!在利用我们采集信号时天线阵列产生的微弱反向散射进行定位!立刻关闭所有外置设备!”
林风没有丝毫犹豫,单手操控方向盘,另一只手迅速按下仪表盘下方一个隐蔽的开关。车顶和尾部的信号采集天线瞬间断电缩回伪装外壳内。
“扫描源消失了。”吉赛尔盯着屏幕,警报解除,但她的眉头紧锁,“对方反应极快,只捕捉到我们不到两秒的精确位置。但足以确认我们在这片区域活动,并且…拥有高规格的信号探测能力。”
“猎鹰的眼睛睁开了。”林风的声音冰冷,他猛打方向盘,Supra拐入一条更狭窄的街道,迅速脱离刚才的位置。引擎盖上的十字弹痕在快速掠过的光影中忽明忽暗。
吉赛尔调出城市地图,快速标记刚才扫描源大致的方向和强度。“东南方向,高度匹配。对方就在那几栋大楼里。‘双头鹰’不仅知道我们在找账本,还拥有能反向捕捉我们探测行为的专业电子战小组。他们比我们预想的…更近,也更危险。”
临时指挥车里的气氛瞬间凝重。布莱恩和莱蒂在耳麦里也听到了警报,立刻结束了咖啡馆的监视,低调撤离。泰吉和罗曼也匆匆完成了“维修”任务,驾车离开供应商后巷。
废弃汽修厂再次成为临时的避风港,但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狂欢后的松弛,而是被猎鹰盯上的高度警觉。韩带回了关键的齿轮弱点情报。布莱恩和莱蒂提供了详尽的守卫部署。泰吉成功制造了网络监控的盲区窗口。林风和吉赛尔则付出了暴露部分能力的代价,换来了“猎鹰之瞳”大致的方向——东南方的高楼。
唐老大听着众人的汇报,目光沉静如渊。他走到厂房中央,拿起一根粉笔,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画出一个简单的中央银行旧馆轮廓图,然后在东南方向重重画了一个箭头。
“猎鹰看到了我们,我们也知道了猎鹰的巢穴方向。”唐老大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时间窗口只有泰吉制造的三小时网络盲区。猎鹰的反击随时会来。行动提前,就在今晚。”
他环视着家人,眼神扫过林风引擎盖的十字,扫过韩沉默的脸,扫过吉赛尔墨绿色瞳孔里的锐利,扫过罗曼跃跃欲试的表情,最后定格在东南方向那个无形的箭头上。
“目标:金库深处,‘双头鹰’的账本。行动代号:‘猎鹰回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