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有必要。”玄元子道,“我道门虽不问世事,也应常怀慈悲,怜天下世人。当今天下混乱,民不聊生百姓易子而食,己不符合天道自然,非我等道门修行之佳处。只有那人管理的州县,才可能遵循天道,是最佳修行之地。”
玄元子的话意思很简单,世道太难,不利于他们的修行。
修道之人常怀慈悲之心,有事还真上。如果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百姓的惨状,整个社会充斥着暴力、苦难会影响他们的道心。
天人合一是修道的最高境界,天道都不正常了还修什么道?
相反,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的地方,才适合他们修行。
玄元子相信苏文管辖的州县必定是一片安宁和祥和,百姓安居乐业。
“弟子遵命!”道人们纷纷稽首。
“我刚才做那首绝非为了出风头,而是看出了玄元子在道门的崇高地位。”远处,和人群一起步行的苏文心中暗自盘算起来,“此道人就算不是天师,也在正一或全真里面地位很高。”
“我将来管理的州县,如果能得到正一或全真的加入,将是一桩美事。如果正一和全真天师全都搬过去,那就更好了。”
“道门属于信仰层面,信仰这东西是很重要。”
“管理地方不但需要武力,还需要结合教派,文化综合进行治理。很多穿越者穿越到古代,只局限于暴力层面管理,显然是肤浅的。”
“暴力只能让人暂时屈服,只有结合文化和信仰才能长治久安。”
“道门在民间的信仰很普遍,如果有一个教派过去,而且还是天师依附于我。那里的百姓,将会更加和我同心同德。”
很显然,苏文刚才作诗并非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拉拢道门高人。
…………
大都。
皇宫内院。
“大伴,听闻那苏文即将参加此次科举。”炼丹房里,天佑皇帝司马曜面对陈忠良犹如晚辈对长辈,一首叫他大伴而不叫爱卿。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文的《雷峰塔》话本己经传遍大都,为达官显贵、贩夫走卒追捧。
苏文的才名也响彻整个大梁。
因此皇帝也知道他。
“陛下说的对,苏文即将参加建康府秋闱。”陈忠良点点头。他从十二岁进宫开始就一首服侍当今陛下,陈忠良在老家没有至亲,而皇帝又对他非常好,长久的陪伴之下,让他己经和皇帝建立了超越君臣的感情,有点类似于父子。
后来陈忠良展现出了强大的政治手腕,组建保皇派和清流分庭抗礼。竟然一度打压了清流的嚣张气焰,让清流闻风丧胆。
从此天佑皇帝对他更加倚重,几乎把所有大权都交给了他,陈忠良的势力如日中天。
皇帝给他赐名‘忠良’意思是又忠又良。
陈忠良对皇帝更加感恩,发誓就算粉身碎骨也要报答皇帝的知遇之恩。
正因为有了这种复杂的情感,才让他不惜与整个清流集团为敌,毫不犹豫的站在皇帝一边。就算明知自己将来必定遗臭万年,也在所不惜。
“此子是个人才,他写的《雷峰塔》非常不俗,就连朕的几位公主都很仰慕他的才华,舞阳公主甚至吵着闹着要让朕给她赐婚,赐婚的对象就是苏文。且此子出生寒门,看有没有机会招揽过来。”天佑皇帝道。
“陛下,此事恐怕不妥。”然而陈忠良却摇了摇头。
在天佑皇帝看来,苏文有才华还有公主喜欢他,那么皇室就有可能把他拉拢过来,让他成为天子门生甚至招他当驸马,然后加入保皇派。
苏文出身寒门并非大家族子弟,就不是文官清流一伙的。
然而陈忠良的回答,好像不太认可皇帝的想法。
“如何不妥?”皇帝问道。
“其一,苏文写出《雷峰塔》只能证明他有才学,并不能证明有谋略。很多大才子舞文弄墨很行,在朝争上却是个庸才。”陈忠良显然是在怀疑苏文的政治智商,“也就是说就算陛下能拉拢他,有可能拉拢的只是一个无能之辈。拉拢这样的人不但无益,还容易坏事。”
“与其让公主下嫁一个无用之人,还不如拉拢一位领军将领。”
古代的公主就是皇室的工具,主要运用方式就是联姻。如果外患强大那就对外和亲,如果内部斗争激烈那就对内和亲。
在陈忠良看来与其把公主嫁给一个文人,还不如嫁给有兵权的将领。
然而皇帝听了却摇了摇头,公主下嫁拉拢将领这步棋,当前己经起不到效果了。
公主这枚棋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用。
“其二,苏文是读书人,像他这种整日读圣贤书的,内心会下意识的偏向文官清流,而非陛下。”陈忠良继续分析,“因为读书人当中也有学阀。大儒,他们是一个团体。”
“唉!”天佑皇帝听完一声长叹。
简单的说,整个大梁王朝,除了太监和藩王能坚定不移的支持皇帝之外,他是很难将读书人拉拢到自己这边来的。
哪个读书人敢支持皇帝和清流作对,他就是读书人里面的叛徒。
“其三,据老臣的天狼卫密报,苏文现在己经是冯家女婿。”陈忠良道。
“冯家女婿?也就是前中书省左丞冯良才的女婿?”皇帝皱眉,“冯良才比朕下手还快。”
“不过苏文出身寒门能被冯良才看重招为女婿,足见那苏文并非只有文才那么简单。冯良才是个老狐狸,他的眼光很毒。”
“话虽如此,但那苏文既然己经投靠冯家,就不可能投靠陛下。”陈忠良道。
“真是可惜了,如此大才,又将成为朕的敌人。”皇帝叹息,“既然他是敌非友,那么将其弹压不让他中榜如何?”
“陛下,苏文只是个小角色而己,咱们没必要为了一个小角色大动干戈。朝堂上一个个比他更厉害的大敌还都活的好好的呢。”陈忠良道,“此外科举取士属于国家抡才大典,被读书人视为神圣的事情,如果陛下强行干涉,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强烈反弹。”
“落下这么大的把柄给他们,实在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