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邪术
第四十四章 邪术
贤妃眼神中对那宫女的厌恶已经盛不下了,狠狠地翻了个白眼后,对着押宫女的人说:“拉下去拉下去!”
拉下去后,宫女是死是活,就全看用刑的人手上能不能留一点点的情分了。
宫女绝望极了,哪怕是被用手帕捂住了口鼻,也在瓮声瓮气地喊叫着:“娘娘,求您饶了奴婢吧!”
贤妃根本不予理会。
她只会觉得一大早的,为这种不相干的事情而坏了心情,简直令人心烦。
皇后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没有丝毫站出来为那宫女说一句话的意思。
因为她发觉,这可能是个绝好的时机。
皇后步伐轻巧地走过去,头上华贵的珠翠轻轻晃动着。
“贤妃这几日仿佛气性不小呢。”她笑着说道。
原本准备要走的人,瞬间停止步伐回身过来。
贤妃一愣,赶紧弯下膝盖给皇后行礼:“臣妾参见皇后娘娘,臣妾污了娘娘耳朵,是臣妾的错。”
怎么就这么巧,偏偏让皇后给看见了?
真是倒霉透顶!
贤妃脑子迅速转动着,想着拿什么样子的话来搪塞过去刚才的不贤德的举止。
不想,对方压根儿没把这事情放心上。
皇后抬手,叫香秀把人扶起来:“无妨,陪本宫走走。”
由于皇后来了御花园,园内各处都有了皇后的侍卫把守着。
她想说什么都不必避讳。
皇后侧过脸瞧了瞧贤妃那张略带着紧张感的脸,笑了:“贤妃这么火大,可是和皇上在置气?”
彤史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再一次轮到贤妃的陪侍机会,又是姜念秋收入囊中。
怎么可能不叫人气?
被说中了心事,贤妃迅速抬眼,随即否认:“娘娘说笑了,臣妾哪里敢?”
皇上想去谁那里,都是圣意。
贤妃不敢有丝毫埋怨。
可不代表贤妃对那个抢夺了的人不会。
闻言,皇后心中已经有谱,可她故意把话说一半:“那就是……”
果不其然,贤妃气恼道:“臣妾真是气不过,一次也就算了,她居然还敢抢第二次,当真是没把臣妾放眼里!”
合宫中,试问谁敢这么无理!
明明就是仗着宠爱为所欲为了!
这种口气和情绪正是皇后想要的。
她装作一副大度的模样,主动拉过贤妃的手拍了拍:“一个贵人,把你气成这样,何苦呢?”
是啊,一个贵人,她凭什么敢骑到妃嫔的头上呢?
岂不是僭越?
贤妃越说越一肚子火:“娘娘,真不是臣妾气量小,您说……”
贤妃想着和皇后说说贴心话。
不曾想皇后根本不是来和她谈心的。
她呵斥一句:“好了,你若是看不惯,寻个机会告诫告诫就是了,何必计较那么多。”
人家再怎么说也是仲宫皇后,贤妃自当得尊重。
没办法,贤妃低下头道歉:“臣妾失言,娘娘恕罪。”
话不投机半句多,皇后最后给了个提示:“如果还是气得不行,那本宫许你个特权罢。”
说完,皇后便离开了御花园。
“臣妾谢过皇后娘娘。”
眼看着皇后的背影越来越远,贤妃眯眼瞧着,眼神之中的情绪撤得一干二净。
回到自己宫中之后,香秀立刻规劝道:“娘娘,皇后娘娘说的是个机会,可是依照奴婢看,此事风险甚大啊!”
皇后说的是什么意思,她们当然明白。
都是在宫中、家里浸银着这些权术的女子,不了解反倒是奇怪了。
贤妃接过香秀手中的茶盏,呷了口茶后冷哼道:“本宫当然不是傻子,皇后这是想拿本宫做刀子呢!”
表面上是一个能做后宫表率道皇后,实际上深夜梦回时,她不也一样因为皇上宠爱不在她那儿而烦扰么?
香秀抿唇,压低声音问贤妃:“那娘娘就这么放过她了?”
姜贵人在这方面确实惹到了后宫不少人。
这回皇后娘娘亲自说让贤妃去整顿一番,真不做皇后肯定心中记恨。
可是做了……万一皇上察觉怪罪下来,贤妃首当其冲。
贤妃摇头,笑了:“那自然不是,本宫不做,有人不一定不做。”
后宫里有本事的人可不少呢!
贤妃先招手,香秀便附耳过去:“是,奴婢这就去办。”
过了七八日,贤妃在睡前梳头时小声问:“可探听出什么消息了?”
香秀轻轻从梳子从上而下地梳顺头发,看着二人像是没说话,实际情报已然传递:“去给姜贵人送榻桌的太监说,他见着姜贵人喜欢拨弄一个娃娃。”
那一日,贤妃吩咐香秀,要她去找个人,最好能悄悄地观察到姜念秋宫中消息的。
正好,香秀收买了这样一个小太监。
别的不需要他做,只做这一件小事。
听完,贤妃拨弄头发的动作停下:“好啊,她这可是把把柄送到门前来了。”
第二日,贤妃便叫香秀把这个消息传到丽贵人耳中。
待到香秀回来时,贤妃探听:“怎么样,丽贵人可愿意这么做?”
香秀一喜:“您可真是神了,那丽贵人一听能扳倒姜贵人,立刻就把东西收了,连个声也没吭。”
那是一本关于宫禁的书籍。
香秀只是提了一嘴,丽贵人立马说要看看。
贤妃哼笑:“这事儿也怪皇后,再怎么说也是自己身边出去的人,总该照应照应,未免太过绝情了。”
丽妃被贬为丽贵人之后,皇后根本没去瞧一眼。
甚至没让人安慰。
丽贵人以为失去了在宫中的所有依仗。
这样子的人是最不择手段的,利用起来,最合适。
此时,丽贵人身边的宫女也劝解她:“主子,贤妃告诉您这件事情,未必是真心,您可要当心才是!”
丽贵人手指拨了拨那本书的纸张,心中一片悲凉:“如今我已经沦为这副田地,我害怕什么?”
还会比眼下的境况更加糟糕吗?
她不觉得。
兰台宫中,有些阴谋正在月色下悄然开始布局。
过了几日,秋雁首先发现了不对劲。
她趁着守夜的时候,悄悄围在姜念秋身边道:“主子,新分来的那个小宫女仿佛不对劲,总是鬼鬼祟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