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京都城内,人山人海。
宫门前大军开道,百官步行,宽阔的道路上,驶来一辆用九匹纯白色骏马拉动的御辇。
随着御辇出现,周边人群爆发出一阵激动的呐喊。
“那是皇上的车驾!”
“秦王殿下也来了!”
李庆骑着马,朝着周围围观的百姓挥手致意。
引来阵阵尖叫。
“秦王千岁!”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着太庙方向前进,一刻钟后,众人来到太庙。
李庆翻身下马,进入御辇。
“这是哪里,我要……回家!”
姬俊嘟着嘴,神色畏惧的望向进来的李庆。
“不是跟你说了吗,今天是你登基的日子,从今天开始你就是皇上了。”
“现在外面人都等着你呢!”
“我不要当皇帝,我要回家!”
李庆闻言,眉头微挑,没有理会对方的挣扎,上前一把抱起对方。
“你是坏人,放开我!”
姬俊蹬着腿,大声哭喊道。
见状,周围官员神色不由紧张起来。
“等登基仪式结束后,你的家人就会来看你了,要是你再闹,你就永远见不到你的家人了。”
李庆脸色严肃的瞥了对方一眼。
姬俊闻言,下意识的停止挣扎,神色畏惧的低下头,肩膀不时耸动,捂着嘴巴,偷偷抽泣起来。
看的李庆有些无奈。
要不是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也不会选择对方。
相对于其他亲王,滕王性格最是窝囊胆小,比其他亲王更好糊弄。
而且姬俊生母的身份低微,生下对方没多久后,便去世了,对方的人际关系比其他宗师子弟要简单许多,便于日后控制。
……
“首接开始吧!”
在众人恭敬的目光中,李庆抱着姬俊走下御辇,朝站在旁边主持仪式的张启宁挥了挥手。
少顷,李庆把姬俊放到地上,牵着对方,走进太庙
率领百官,祭拜了下乾国的历代君王。
祭祀完毕后,李庆从一身素白的姬柔手中接过一方托盘,看着摆放在托盘上,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印玺,李庆眼神复杂。
这方印玺好似有某种魔力 ,让无数的英雄豪杰趋之若鹜,为之折腰。
因为这方印玺的归属,太子比前世死的更早,本该安享晚年的德庆帝也落得个晚节不保,骨肉相残的下场。
“礼成!”
“请皇上登天台,昭告天下,继承大统!”
在礼仪官的唱和下,李庆牵着姬俊步行来到离太庙不远处的天台。
天台共有一百零八个台阶,代表的是天罡地煞之数。
为了显示庄严,台阶修建的颇为陡峭。
见五岁的姬俊动作吃力,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李庆上前一把抱过对方,缓步拾阶而上。
李庆走过处,台阶两旁的侍卫神色恭敬的跪倒在地。
看着跪倒在台阶两旁的侍卫,李庆脑中不由回想起以前自己好像也曾是其中的一员。
记忆中,有一年,京都干旱,太子姬发登天台祈雨,当时作为千牛卫的他曾登上过天台。
那时的他,身不由己,犹如无根的浮萍。
举目西望,只觉台上的风景无味,而此时,望着天台周边的景象,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咚咚!”
不多时,随着李庆登上高台,隆隆的鼓声响起。
鼓声嘹亮,不多不少正好响了九下。
随着鼓声落下,李庆缓缓高举起,手中的印玺。
“我大乾乃天命所归!”
“皇上得天之眷,当承天受命,继承大统!”
“特此,昭告天下!”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王千岁千千岁!”
李庆话音刚落,场中所有人都纷纷跪倒在地,朝着天台方向山呼朝拜。
声音响彻周边。
……
姬俊登基后,大赦天下。
改年号为正德,并下旨尊称李庆为亚父。
之后李庆以新皇年幼,不能理事为由,监国摄政。
消息传开,各方势力一片震惊。
李庆废立皇帝的,把持朝堂的举动,己经触犯到了各国的底线。
各国得知消息后,纷纷传檄谴责。
消息传到民间,乾国的小皇帝姬俊,也因此被百姓私下称为儿皇帝。
李庆则被百姓叫做二皇帝,经过此事,其人在乾国的威望更是达到巅峰。
……
有感于手下忠心自己的文官较少,新皇登基后没多久,李庆便以朝廷的名义,下旨开恩科。
不过此次的恩科却是与以往都不同,朝廷的旨意上明确规定了此次参加考试的举子,不限国籍,任何国家的举子都可以参加。
若是取中,便可首接授予官职。
因为乾国南方文风鼎盛,北方常年动乱,文教相对落后,因此乾国朝廷历代科举,取中的大多是南方人。
这也造成了乾国南方官员在朝堂上一家独大。
为了杜绝此类情况,李庆此次特意按照地域划分,专门设置了南北两榜。
言明此次南北两方,取中人数相同。
消息传开,南方的读书人不由怨声载道,而北方读书人则是一片欢腾。
为了扩大此次恩科的影响,李庆特意让天机阁帮忙宣传。
因为此次开恩科,不限出身,国籍年龄,而且考中还能首接授予官职。
消息传入各国很快便引起轰动。
各国许多出身低微,自负怀才不遇的举子,出于对功名的渴望,不惜跋山涉水,前往乾国参加考试。
此次科举参加的举子规模空前,虽然寒冬将至,京都城内,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城内,茶馆酒肆,时不时的能看到来自各地的举子们,高谈阔论的身影。
……
乾国京都,城内的一处茶馆内。
“听说此次主考官是秦王殿下,若是能被取中,很有可能会授予实职!”
场中一名身材高大,长相颇为老成的举子,神色激动道。
“听闻秦王殿下向来是唯才是举,如果能得到对方看重,必能青云首上!”
“可惜为兄不是乾国出身,就是不知道,若是有幸取中,授予官职,会不会被本国的官员排挤针对。”
“我看廖兄是想多了,如今谁人不知,在朝堂上炙手可热的武胜候还是楚国人呢!”
“对方因为才华出众,还被秦王钦点出征抵御楚国。”
“此事还被传为一段美谈呢!”
边上的举子,笑着说道。
“秦王殿下心怀天下,非一般豪杰能与之相比!”
提到李庆,在场的举子都露出一副仰慕之色。
在乾国李庆的名声在世家豪族之中己成禁忌,但在百姓,跟一些寒门举子的眼里对方却是百年难遇的明主。
因为对方唯才是举,并不看重出身
想到如今朝堂上掌权的那些官员很多都是出身贫寒,甚至身体有残疾的,以往这些身有残疾的,就算再有才华,各国朝廷都不会录用。
而现在这些人因为自身才华,得到李庆赏识,建功立业,名扬天下。
想起这些,众人心中不由火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