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请俺去应天?”
“上位要宴请俺们?”
“这真是上位说的话,莫不是那些文官在假传上位之令,想要故意骗咱出去?陷害咱?”
“朱巡检放心,小的这一路,已经传了三十多位武官了!还有十数队弟兄,也在挨个传话呢!”
“哈哈哈,俺这就收拾东西,出发……”
第六日,就已经有武官抵达应天。
还是成群结队。
或是骑马,或是乘船。
对于这些,李善长与礼部早已有准备,都有安排好的住所。
第七日。
再远的武官,也都全部进入应天。
朱元璋与刘英、郭英,还有在应天的张龙与丁德兴等指挥使以上武将,前去城西军营。
至于毛骐,身为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身负重责,不能前来参宴。
城西军营,之前就有安排过几次大考。
桌椅板凳,这些家伙事,都一应齐全。
大家伙也都是大老粗,自幼地里刨食,猪圈牛棚里面都吃过饭,对这些并不在意。
唯一在意的便是,那个敞开衣服,毫无形象坐在众人中间的吴王朱元璋!
“嘿嘿,本来咱还想着,要在王府内好好请诸位老兄弟一顿,但一算,诸位人数太多了,咱那王府,地方又狭小,坐不开。
要是分开请诸位老兄弟,吃的又不痛快,索性咱就在军营内吃,这地方又宽敞,点上火把,亮堂不说,还凉快。”
“咱大家伙从小,都是泥土堆,猪圈牛棚打滚长大的,现在诸位当了官当了吏,诸位不会嫌弃这地方环境不好吧?”
“殿下这是什么话,殿下都不嫌弃,俺们如何能嫌弃呢?”
“正是,殿下当了吴王,贵不可言,都能在此处,宴请俺们这些弟兄,俺们感激至极!”
“……”
一众武官都笑呵呵说着。
朱元璋也仿佛没听到这些武官言外之意,哈哈大笑道。
“此前,是咱不对,整日忙着打仗,忙着抓贪官污吏,倒是委屈诸位老兄弟了!”
说着,一队队兵卒,也端着一盘盘饭菜酒肉,依次摆放在众人面前的大桌上。
“来来,大家来了,就先吃,吃好喝好,咱们再畅所欲言!”
“多谢殿下!”
“殿下请!”
“干……”
随着朱元璋开始动筷,一众武官也没客气。
一碗碗白酒,也倒上。
两轮过后,一众武官之间的拘谨气氛,便消散一空,开始吆五喝六了起来。
白酒下肚,一些武官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三三两两的相跟着,过来向朱元璋敬酒。
倒是也有武官,也想给刘英敬酒,刘英也是来者不拒,都会举碗,稍微沾了沾下嘴唇。
朱元璋,则是有些承受不住。
几碗下肚,便起身,大声喊道。
“咱们大多数,都是从濠州、定远、滁州出来的老兄弟,哪怕不是,也是跟着咱多年,尸山血海拼杀出来的……
咱都一视同仁,咱也感激诸位,咱麾下缺少治理地方的官吏,让诸位读书,诸位也都听咱的话,辛苦读书识字!”
“今儿,咱们大伙难得聚在这儿,咱也就不绕弯子了,直接和诸位说一说心底话!”
一众武官,都静悄悄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见状,哈哈大笑道,“诸位该吃吃,该喝喝,听着就行,想说几句,和咱说几句就行!”
“多谢殿下!”
“上位,难得听您和大家伙说说心里话,俺们一定要好好听……”
“哈哈哈,好!那咱就好好说说……”
朱元璋一碗酒干下去,大声说道:“诸位也都知道,咱朱重八小时候,也是一个给地主放牛的放牛娃,长大后,还帮地主种田……
但不管咱父母怎么早出晚归,怎么辛苦种田,家里都是穷的,整日饿肚子,老鼠都没一只……”
“这是为什么?是那些地主都盘剥咱们,也是那些不识汉字的蒙古官吏,也都在各种相鱼肉咱们。
他们还贪污受贿,曾大量圈占民田作为牧,专放孳畜,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如何有足够粮食吃食?”
“咱们这些人,都成了四等南人,更是被欺辱,打死咱们,他们只需扔下几枚铜钱,甚至一枚都不用扔,咱们就是一条不值钱的贱命,比路边野草的命还要贱……”
“咱们命不仅贱,整日还要给他们交各种名目的杂税,盐、茶、酒、醋、金、银、铜、铁、铅、矾、竹、木乃至山泽、河泊、煤炭、蒲苇、乳牛、鱼苗、日历……等,几乎无物不税。
甚至,咱们还要缴鼠耗,可笑至极,窜出来一只老鼠,咱们能顺着它逃跑的鼠洞,把它的鼠窝都给刨出来……”
“蒙元官吏权贵,还有那些黑了心的地主豪商,就是这般盘剥咱们……”
“咱们这些百姓佃户,越活越苦,生一场病,或闹一场天灾,一家人就得死上一半,每日还得做牛做马,等着啥时候死去……”
“你们说说,咱们那会的日子有多苦啊?”
“殿下说的极是,俺一家人就是这般病死饿死的,就剩下俺一个!”
“俺家也是,俺大哥逃的早,也不知有没有活下来!”
“是啊,那会别说咱们面前这一大桌饭菜了,哪怕能给咱们一些填饱肚子的糠米,咱们都不会造反!”
“那该死的地主大户,还有那些该千刀万剐的蒙古贵族啊!”
由一众武官吐槽了一会,朱元璋又问:“诸位知道,你们觉得,那些蒙古权贵与地主大户这般盘剥咱们,那元帝知道不?”
“听说那元帝更是骄奢淫逸,应该是知道的!”
“是啊,那元帝一定是知道的!”
朱元璋微微点头,又道:“但,整个天下,所有蒙古权贵与地主大户,都不顾百姓死活,拼命搜刮民脂民膏,元帝也管不了……
上司向下属勒索,下级向上级送礼。
贪风炽盛,贪污受贿变成司空见惯的事。”
“那些蒙古、色目官吏,个个都贪财好色,除了喝酒、玩女人,就是想方设法聚敛钱财。
那些下属拜见要给拜见钱,逢年过节要给追节钱,管个事要给常例钱,往来迎送要给人情钱……甚至赈灾粮,也都有一大半,进了他们口袋。”
“剩下的,也都落进地主大户的口袋里面,咱们这些百姓佃户,一粒赈灾米也吃不上……”
“肥了他们,百姓佃户们,却是成片成片的饿死,病死!”
“诸位老兄弟们,咱朱重八带着诸位,打下这么大的地盘,费尽心思,从田地从大户、寺庙手里拿出来,分给百姓们。
现在,大家的日子也都越过越好,有官职,有了田,有了媳妇,甚至还有了孩子……
大家愿意,咱们打下的吴国,也变成那样嘛吗?”
“咱吴国的官吏,也都成了元廷的那些官吏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