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然后开始做计划

第295章 闽省福市!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然后开始做计划
作者:
普普通通桃先生
本章字数:
4178
更新时间:
2025-06-20

咸湿的海风带着闽地特有的暖意,吹拂着福市基地高耸的混凝土围墙。围墙之上,穿着制式迷彩服的士兵持枪巡逻,探照灯的光束规律性地扫过外围区域。与H市基地充满未来感的合金闸门不同,福市的入口更具实用主义色彩——厚重的钢铁大门上焊接了额外的防护板,门口设有沙袋工事和检查岗亭。空气中混合着海腥味、柴油和消毒水的气息。

杨林一行人在那支平均年纪五十岁左右、精神矍铄、一看就常年劳作体力充沛的中老年进化者小队,后来得知他们自称“海潮队”,的带领下,站在了离入口还有一段距离的缓冲区。海潮队的队长,一位皮肤黝黑、精瘦结实的老伯,正用夹杂着浓重方言的普通话,配合着手势,努力地向岗亭的士兵解释着什么。

“...就系海边‘拾’到的!外省人!讲官话的!讲系H市来的!”老伯的声音洪亮,但那些独特的闽地口音词汇和语调,让杨林小队听得云里雾里,只能勉强抓住“海边”、“外省”、“H市”几个关键词。

岗亭里走出一位年轻的士兵,他显然也听得有些费力,皱着眉头,用带着本地腔调的普通话问:“陈伯,侬讲慢滴啦!系勿系幸存者?身份核实过没?”

被称为陈伯的老队长连连点头又摇头,语速更快地解释起来,那方言夹杂着些许普通话的句子如同加密电报,让杨林、苏桃、林兮等人面面相觑,连猜带蒙也跟不上节奏。赖冰冰努力感知着对方的情绪波动,是善意的,但具体内容依然模糊。李子梦干脆放弃了,好奇地打量着围墙和士兵的装备。九条美月则专注地试图分辨那些陌生的音节。

“好像...在说我们是从海边来的?H市?”林兮不确定地看向杨林。

“听起来像是在解释我们的来历,但完全听不懂具体细节。”苏桃也秀眉微蹙。

“方言...太厉害了。”任雪娇轻轻摇头,她也算是走南闯北,但这闽地沿海的方言还是让她开了眼界。

于倩珊倒是觉得有趣,小声模仿了一个听到的音调,引来旁边于倩颖无奈的眼神。

陈伯和士兵沟通了好一会儿,士兵似乎终于大致明白了,他通过对讲机向里面快速汇报了几句,用的是相对标准的普通话:“报告!海潮队陈队长在第三缓冲区带回七名自称来自H市基地的外省幸存者,语言沟通存在障碍,请求指示!”

片刻后,士兵示意陈伯可以带人进去进行登记。陈伯松了口气,转身对杨林他们招手,用生硬的普通话说道:“走...登记...安全!”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

杨林等人道谢后,跟着陈伯和几名海潮队的成员走向入口。经过岗亭时,士兵们警惕而好奇地打量着他们,尤其是队伍中几位气质出众的女性。士兵甲小声嘀咕:“哇,那几个女的好靓!H市来的就是不一样?”士兵乙:“嘘!认真点!看他们样子不像普通人。”

穿过厚重的钢铁大门,进入基地内部。道路两旁是改造过的仓库、办公楼和成排的预制板房。能看到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忙碌,公共区域有广播在播放基地通知和安全提示。空气中弥漫着更浓的生活气息和海产品特有的味道。行人来来往往,大多行色匆匆,但秩序井然。孩子们在指定区域玩耍,有专人看护。这里的风貌与H市基地的科技感不同,更显实用和带着一种临海基地特有的粗粝感,但在官方管理下,秩序良好。

陈伯带着他们径首走向入口内侧不远的一个登记点。那里搭着遮阳棚,摆着几张桌子和文件柜。一位穿着市政工作服、约莫西十多岁、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低头整理文件。

“老郑!老郑!快帮帮忙!”陈伯一嗓子喊过去,“捡到几个外省人,讲官话的,阿拉讲勿来,侬快帮伊登记登记!”

被称为老郑的登记员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看到陈伯和身后气质不凡的杨林等人,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职业化的温和笑容,用清晰标准的普通话说道:“好的,陈伯辛苦了。几位是从H市基地来的朋友?欢迎来到福市基地!请这边坐,我来帮你们办理登记手续。”

这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如同天籁,瞬间驱散了杨林小队成员脸上的迷茫和无奈。终于,沟通的障碍被打破了!

“太好了!总算遇到能好好说话的了!”林兮忍不住轻呼一声,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苏桃也微笑着点头致意:“麻烦您了,郑先生。”

杨林上前一步,简洁地说道:“是的,我们从H市来,去海上执行任务回来的路上,由于定位有些偏移,来到了这边。来基地,一来是想确认此地的位置;二来也是想来看看,这边的基地,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助!”

老郑有些惊讶杨林的“自大”,但还是熟练地拿出登记簿和表格,一边询问杨林等人的基本信息,一边快速记录。当问到来处时,杨林再次确认:“我们是从H市基地来的。”

老郑点点头,在表格“来源地”一栏工整地写下“H市基地”,然后抬头对杨林等人说道:“好的,登记完成了。再次欢迎各位来到我们福市基地。”

登记完毕,老郑没有将杨林说要来帮忙的话语放在心上,转而热情地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福市基地规模比H市小很多,人口大概只有几十万人,主要由末世前本地的渔民、船员和一些幸存下来的居民组成。基地的东侧区域依托一个半废弃的渔港码头和几栋坚固的仓库改建而成。生活物资主要靠捕近海相对安全的小型变异鱼、采集海带紫菜、以及组织人手去附近乡镇搜寻遗留物资。

杨林看着登记簿上那清晰的“福市基地”字样,心中了然:他们果然漂流到了浙省南面的闽省,这里是福市基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