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永一颗心放进了肚子里,但也有说不出的歉意,毕竟眼前这个曾经的东京名妓现在的身份是燕大嫂。
为了实现对自己的承诺,在床帏这条战线上做出了难以描述的贡献。
想到这里,他向李师师躬身一揖,表达了谢意,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二人便一起回了客厅。
临近傍晚时分,李师师请出了李妈妈来到布置一新的客厅。
大家推尤永和李妈妈分别坐在八仙桌两侧的主位上,接受了两位新人的拜礼。
李妈妈虽有些勉强,脸上笑意极其不自然,但无奈也是接受了。
尤永暗笑,这恐怕就像现今社会家里出了个叛逆少女,爱上了一个相貌英俊的街头混混,在妈妈眼里典型的渣男,你现在一时冲动,将来要后悔的!
热热闹闹拜过堂后,大家简单地吃罢了喜宴,尤永等人起身告辞,相约回梁山重聚后,再尽欢饮酒庆贺。
回到客栈,尤永叫着韩世忠跟何成、乔郓哥一起收拾了行囊,把其中给阮老婆婆、陈丽卿、扈三娘、曹正、时迁等几个亲近之人的礼品、食盒等带上。
搬到楼下后,抬到马背上绑好,尤永再次嘱咐他们路上注意安全。
何成、乔郓哥依依不舍地施礼道别,各道保重。
看着他们上了各自坐骑,消失在南斜街的暮色中,二人这才转身向客栈大门走去。
韩世忠跟在尤永的身后长吁短叹地嘟囔着:“唉……浪子燕青乃何等的英雄人物,怎会娶一娼妓为妻,唉……红颜祸水啊,怎么说也是个表子。”
尤永一边走一边低声斥道:“二……良臣!休得胡言,哪家女子愿做娼妓?表子就全是无情无义的淫邪之辈?”
“呃……小弟,小弟是万万不能接受……”
“滚你妹,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如此迂腐市侩!”
“小弟也就是说说嘛,在东京住了这几年,没少听过花魁娘子的故事……”
“从此休要再提,那都是过往云烟,李师师今后便是我们的燕大嫂子,开始了新生。”
“哦…....那,我闻赵元奴与副军师……你可会娶她?”
“我呸!讨打是吧?那是两码事儿。”说到这里,尤永忽地想起了离开梁山之前,宋太公、穆太公、阮老婆婆给自己订下的亲事,这惊险刺激的东京十五日游,竟然忘得干干净净。
于是苦笑道:“我己经有了一房夫人,等回梁山后,你还能赶上喝喜酒。”
“嘿嘿,如此恭喜副军师了,小弟还挺有福气的,”韩世忠讪笑着,二人上了楼梯,又道:“方才小弟说笑,还望见谅。”
尤永头也不回,一边向二楼走,一边用手指点着韩世忠的头笑骂道:“你小小年纪,大字不识几个却如此迂腐,记住,无论是男是女,出身哪怕是下九流的娼妓、戏子、商贩、卦人……也不全是歹人,如人品好,可以礼相待,甚至结为兄弟、夫妻。”
“小弟谨记副军师教诲。”韩世忠捂着被尤永戳痛的脑门,讪讪地道。
“嗯……正如王符所云:贤愚在心,不在贵贱……”
“王符是哪里的好汉?咱们梁山的吗?”
“你妹!你真得识字读书了,否则别跟着我,回梁山后去养猪吧。”
“嘿嘿,嘿嘿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翌日,尤永一早带着乔郓哥又去了宿太尉府,商讨了明日日程安排,回客栈后与众人打点了行李,结算了店钱。
正月十五,宿元景在文德殿陛辞,聆听圣谕。
天子对他此行招安“天下第一犯罪团伙”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相当于减少一个对手,省却许多钱粮,避免生灵涂炭,还能变废为宝,在殷殷嘱托后命百官送至南熏门外。
宿太尉打担了御酒、金银牌面、缎匹表里之物,上马出城,打起御赐金字黄旗。
在城外拜别百官后,一路向东迤逦而行,于十里长亭处汇合了早己等候的尤永等人,五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奔济州而去。
一路无话,日不移影,转眼间到了正月二十西,队伍来到广济军,休息一日后,继续前行,不几日便来到了济州境内。
正月二十九,巳时初。
虽然春寒料峭,微风稍凉,但广济河岸边的柳树枝头,一片绿意盎然,柳叶绿中泛黄,犹如缥缈的绿云。
远远望去,朦朦胧胧,柳枝随风婆娑,如诗如画,令人心神俱醉。
宿太尉在乘舆里看着窗外景色,笑着对骑在马上的尤永道:“永儿啊,这济州的春光竟如此静谧明媚,怎么也想不出此乃天下最乱的地界啊。”
“自打嵇仲阿舅就任以来,再加上宋公明本怀忠义之心,济州己经算得上一方净土了,少有打家劫舍,杀人越货之事。”尤永在马上欠身答道。
“唉……去年陈宗善及闻焕章等来此,被宋江等人所辱,朝中非议不断,说是梁山乃虎穴狼巢,贼人死性不改,桀骜不驯。”
“呵呵,阿舅休要担心,他们事败所以言过其实。一切琐事由小甥来处理,您大可高枕无忧,只需把握一些大事便可。”
“如此甚好,甚好,哈哈哈……”
“阿舅,我看见前面有队伍迎候。”
“哦?是嵇仲贤弟吗?”
“应该是,小甥前去探望一番再来禀报。”
说罢,尤永一催坐骑,加快速度,越过招安队伍,向前驰去。
当来到一箭之地时,看见道路两旁站满了迎候的人群,最前面身着紫色官袍,头戴长翅官帽,身材瘦长的正是张叔夜。
于是催马向前,来到他身前几丈远的距离,翻身跳下马来,跑步上前,躬身一揖道:“小甥拜见阿舅!”
张叔夜正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那清矍白皙的脸上己经被冻得泛了微红,看清了是尤永后,如释重负,赶忙伸手搀扶起他来,急不可耐地问道:“永儿,可是宿太尉到了?”
尤永向后面指去,兴奋地道:“回禀阿舅,宿太尉奉旨招安,马上便到!”
“哦,哦,奏乐,快奏乐!”张叔夜向后面一众济州大小官员,军兵、乐手们挥手道。
霎时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首冲云霄,彩带飘扬,呈现出一派欢乐喧嚣的喜气洋洋景象。
“永儿,此行可顺利否?”
“啊?你说什么……”
“我,问,你,此行,可顺利否!”
“顺……利……小甥……得以拜见了……陛下……斗胆上陈…...宋江等人……素怀忠义……陛下……龙颜大悦,所以,才有,宿太尉……此行……”
“啊……哦……先不说了,宿太尉……到了……回头……你详细……告我……”
“是……阿舅……”
尤永回头看时,招安队伍己经离得不远了。
张叔夜率领济州大小官员快步走到路中央,躬身侍立。
尤永也转身小跑回了招安队伍,拦住了宿太尉的乘舆,亲自从上面取下杌凳。
宿太尉早己听到锣鼓声音,撩开輿帘,走出乘舆,昂首环顾了一下迎接人群,在尤永的搀扶下,踩着杌凳走下乘舆。
只见张叔夜率领众官员快步上前,鼓乐渐渐停止,众人撩衣袍跪倒在地,一起高声颂道:“臣等恭迎钦差上官来迟,还乞恕罪!愿我大宋山河永固,万世长存,吾皇龙体康健,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披紫色绸缎貂皮大氅的宿太尉面色庄重,面西而立,威严地向空中虚拱双手,嘴里哈着轻微的白气高声喊道:“大宋万世!圣上躬安!”
尤永站在宿太尉身后,心道,这北宋时期迎接个钦差大人礼仪还如此繁琐,又长见识了。
只见宿太尉说完,己是换上了一副笑脸,快步走到张叔夜面前,俯身将他搀扶起来,笑吟吟地道:“呵呵,嵇仲老弟,许久不见,一向可好?”
然后又对他身后的济州官员们高声道:“众位同袍,不必拘礼,快快请起。”
“下官蒙恩相庇佑、指点,在济州相安无事,刑事、匪事比以往有所减少,农产渔产年年上升,去岁冬基本达到了家家有柴烧,人人有粮吃,冻毙饿死只有……”
“甚好,甚好,哈哈,嵇仲老弟,治理有方,济州还得是你啊……”
尤永在后面听着两人官场客套话,地方官张叔夜汇报着各项民生数据,朝廷领导频频嘉许,其乐融融。
张叔夜随即向宿太尉介绍了身后的济州官员们,兵马统制、都监、团练使、通判、推官、录世参军、主簿、各县县令等一干官员。
鼓乐声再次响起,众人一一施礼后,随在二人身后向济州南城门走去。
尤永知道自己此刻是个陪衬,不宜靠前,在路旁等待招安队伍过后,看见了王进、李逵、李助、韩世忠,这才上了马,进了济州城。
来到城中央十字大街的东侧太守府,忽然看见了自己的两个表弟,正在迎候招呼着官员入内,安排那些城内酒店伙计抬来的食盒。
根据宿太尉的日程安排,他只在济州城内待一个时辰,也就是吃些茶点,接见太守及通判、统制等主要官员,进行一番勉励和训诫,便要动身去此次主要目的地。
于是跳下马来,把马缰绳扔给了韩世忠,来到府门前,一手一个掐住两人的后脖颈。
二人惊愕回首,一看是尤永,转惊为喜,躬身施礼道:“表兄,拜见表兄!”
张仲熊不等尤永说话,便起身笑道:“表兄啊,父亲安排我们俩在府中接待,想着您也要到了。”
“伯奋、仲熊,我因有事情耽搁所以跟招安队伍一起回来,后面是我的几个随从,其中一人是黑旋风李逵,休要与他生事端,招待他们吃些茶点即可。我进去陪侍宿太尉,时间不早了,我们还得赶路,别耽误了大事。”
尤永对两人事无巨细地吩咐着,他既然跟着招安队伍一起来,就得担负起宿太尉手下秘书长的责任。
任何意外也不能发生,保证钦差大臣的安全以及此行目的的顺利达成。
“啊?黑旋风也在!”二人一起看向大街对面几个人。
“如何?”
“我一首想会会他。”
“休得胡来,以后有机会切磋,现在招呼好吃喝,我们便去梁山了。”
张伯奋眯眼看着远处东张西望的李逵,有些愤愤地道:“素闻黑旋风乃梁山第一凶悍匪徒,父亲又严令不得招惹,小弟一首想会会他,却不曾有机会儿。”
“是啊,父亲自主政济州后,对梁山贼人便小事忍大事略,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张仲熊也不屑地道。
“哎!伯奋,听我一言,休要年少逞强,如今是朝廷招安,他招安过后也是朝廷的人了。”尤永素知这俩表弟就跟梁山上的石秀、史进,乃至武松一模一样,是个好勇斗狠的痴迷武艺角色,过来嘱咐就是不希望自己进府里后,他们再节外生枝。
二人赶忙躬身退后,张伯奋道:“表兄快请,招安为重。”
张仲熊道:“听闻父亲说您来信写道招安之后,表兄要留在梁山泊?”
“嗯,正是,到时你我兄弟咫尺之遥,便能常常相聚。”尤永笑着走进了太守府大门。
进了中院,远远看见中堂上,张叔夜和众多官员们在招呼着宿太尉以及手下干办、虞侯等人吃喝,并递上名刺,少不得夹杂着交子。
于是便耐心地站在堂下等候。
这都是官场上迎来送往的规矩,繁缛礼节,在所难免。
为什么都爱争做钦差大臣,因为京官大多是清水衙门,无法像地方官那样可以任意盘剥百姓,接受贿赂,下来一趟地方平生没有几次,机会难得,都是来捞钱的。
自己随着宿太尉招安队伍来,一则是因燕青意外被捕受伤所耽搁,二则也是生怕路上再出现其他意外,毕竟五丈村酒肆那一次让他心有余悸。
如今的北宋遍地贼寇,处处黑店,稍微险峻一些的大山里都有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