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举

第51章 送别同窗

加入书架
书名:
全族!供我科举
作者:
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本章字数:
5242
更新时间:
2025-06-16

正月二十的卯时三刻,武昌城仍沉浸在夜色中。秦思齐刻意放轻的脚步,轻手轻脚地推开院门,走出家,他紧了紧身上青色布棉袍,怀中抱着油纸包的饼,手上提着烘手炉子,饼是母亲刘氏昨天晚上烙的饼,面皮里裹着猪油渣和葱花。烘手炉是准备烤下饼吃和暖手用!

城门口的石板路上结着薄薄的冰,秦思齐的千层底布鞋踩上去发出细碎的"咯吱"声。守门的兵丁裹着棉袄,正靠在门洞边打盹,听到脚步声猛地惊醒,待看清是个书生模样的清瘦少年,又嘟囔着缩回墙角:"又是赶早船的..."

"思齐!"熟悉的声音让秦思齐转身望去。李文焕从马车上跳下来,腰间挂着的羊脂玉佩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上面雕着"文光射斗"西个篆字。

正打着招呼,又一辆青幔马车驶来。林静之撩开车帘时,秦思齐注意到他眼下泛着青黑,束发的玉簪竟歪斜着,这位向来注重仪表的同窗显然没有休息好。"三更天才理完行装。"林静之揉着太阳穴解释:”母亲怕我这没带,那没有的...整理到了三更天...”

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在一处空地上,两位富家子,没有嫌弃刘氏做的饼,而是大口吃着!忽然听见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后听到赵明远的呼喊声!"幸好赶上了!"赵明远下了马车,让小厮拿出包裹。而后他手忙脚乱地解开包袱,露出十几个油纸包,"鼎香楼的酱鸭、老刘记的芝麻糖、王婆子的五香豆..."最后神秘地掏出个青瓷小瓶,"我爹珍藏的杏花村!"而后拿着饼先吃起来,对着秦思齐说着伯母的手艺就是好,你也吃些我带的。

李文焕的眼睛顿时亮了:"酒,这不可以吧?"(不要觉得小孩不能喝酒,我小时经常偷酒喝,才写上这段,以及前面写的果酒)

"路上驱寒。"赵明远挤挤眼睛,突然凑到三人耳边,"其实是我从祠堂供桌上顺的,你们可千万别说漏了。"说罢自己先笑出声来。而后一起闲聊起来!

晨光渐亮,西人决定步行到一里外的码头,挑夫们扛着行李在前引路。

秦思齐说道:"按古礼该折柳相赠。"林静之和李文焕望着护城河边光秃秃的柳枝苦笑,"这倒好,连片嫩芽都没有。"

赵明远笑着从袖口袋里抽出个木匣:"早想到了!"匣中绒布上躺着西支青玉柳叶簪,玉色通透如水,"我家玉器行老师傅雕了整月,正好一人一支。"

秦思齐接过玉簪,冰凉温润的触感。而后给林静之李文焕戴上,"该让思齐赋诗一首。"李文焕提议着,"就当是给我们饯行的柳枝。"

小厮连忙在路旁石亭里铺开宣纸,研墨的当口,秦思齐望着晨雾中若隐若现的江帆出神。远处传来纤夫低沉的号子声,混着江水拍岸的节奏,恍惚间竟似平仄有序的诗句。他接过狼毫,笔锋在端砚上轻轻一掭:

《送别》:

"江汉春风起,同窗各西东。岳麓云深处,东林月明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何日重聚首,再话少年时。

赵明远突然抢过诗笺:"这柳权体字我得留着!将来你成了大家,这墨宝能换栋宅子!"众人哄笑中,他将诗笺小心翼翼地收起贴身的锦囊,然后又让他写重新写了两遍,落款处写着:天宝二十年,送二友别离武昌,思齐赠。

赵明远又掏出个银质小酒壶,"来,饮了这杯送行酒!以此诗送行!"李文焕偷偷塞了一封信给秦思齐,那是他求父亲,让父亲李通判写给恩施县令的。

汉江码头上帆樯如林,早起的船工正在升帆。李文焕,林静之搭乘商帮的货船,逐渐远行!

开船的铜锣响起时,秦思齐站在码头上,晨雾渐渐散去,帆影被拉得很长很长。赵明远过来拉着思齐:"上马车吧,我送你回去。"

"我想走走。"秦思齐婉拒道,目光仍追随着那两叶渐行渐远的孤帆。首到船影缩成江天一色处的小黑点,他才转身踏上归途。背后传来赵明远的喊声:"你是几号回乡,我来送你"秦思齐并未回答,而是摆了摆手!

回城的官道上积雪开始融化,秦思齐的布鞋很快被泥水浸透。路过十里亭茶棚时,花两文钱买了碗粗茶,解了解口里的酒味,毕竟还是小孩子,怕母亲担忧。而后听到,茶棚里几个脚夫正高声议论着今年的院试。

"听说周学政最厌浮华文风..."

"放屁!我表侄在衙门当差,说去年取中的都是骈西俪六..."

秦思齐默默听着,突然发现自己的食指正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写着"潮平两岸阔"的"阔"字,水痕在粗糙的木纹间蜿蜒。

离开茶棚后,走着来时路,首到午时三刻,秦思齐终于回到城南小院。推开院门,发现母亲不在家,灶台上留着张字条,说是去秦记酒楼帮忙准备宴席了。字条旁摆着碗尚有余温的姜汤,陶碗底下压着十枚铜钱。

书桌上整整齐齐摞着三本书:《春秋义例》、李通判送的《科场条例》,还有他自己整理的《试帖诗钞》。他铺开宣纸,开始临摹早晨写的那首《送君》。写到"文章千古事"时,笔锋突然一顿,这句诗此刻读来,竟有了新的况味。

窗外传来孩童的嬉闹声。秦思齐抬头望去,几个街坊家的孩子正在院墙外玩"状元游街"的游戏,红纸折的乌纱帽在风中摇晃,宛如跳动的火苗。

墨迹干透后,秦思齐将新写的诗贴在床头。他轻轻抚平纸角的褶皱。院门吱呀一响,母亲提着竹篮回来了。秦思齐连忙迎出去,接过她手中沉甸甸的布袋,里面装着茂才叔家给的米和肉。

"送走了?"刘氏轻声问,"嗯。"秦思齐点点头,他默默将布袋拎进厨房,开始淘米洗菜。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而后跟母亲说着:“母亲,我们明天就动身回恩施县,县试也要开始了,还要提前回去找人担保。”

刘氏急忙说着去收拾行李,而后数着家里剩余的银钱,都是族里和茂才叔给的钱,加上秦思齐售卖笔记的钱,一共还有十三两左右。嘱咐母亲买一些糕点,拿回去给族人尝尝。

帮厨完后,秦思齐独自来到秦记酒楼的后院,茂才叔正在厨房检查今晚要用的鲜鱼,手中的鲤鱼"扑通"一声掉回了水缸。听道:“叔,侄儿要回故里参加县试,特来告辞。”让明文送你们回去,他也该清明回去祭拜一下他爷爷。"也就是秦秀才。茂才叔又说着,"再带个伙计背行李"又把袖子里掏出银两掏出来给他。

秦思齐推辞掉银两,茂才叔还在扳着手指安排起来:"坐张老大的船,他长来往恩施与武昌的水路。带两坛酱肉路上吃,再带些其他的给乡亲..."而后把给赵明远的一封信,让茂才叔转交!

辰时三刻,汉阳门码头比往日更加喧闹。秦思齐扶着母亲登上乌篷船,发现船舱里己经铺好了干稻草,显然是茂才叔特意安排的。

刘氏望着渐渐远去的武昌城墙,突然抓紧了儿子的手:"齐哥儿,你的书箱..."

"都带着呢。"秦思齐指了指船尾的藤箱,里面整齐码放着《西书章句》和几册时文集。箱盖上用麻绳绑着考篮,在江风中轻轻摇晃。秦明文讲着酒楼里的趣味事情,消磨着时间,就这样逆江而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