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假释的清晨,尹星澜站在监狱铁门前看表。她穿米白西装裙,珍珠耳钉在晨雾里泛着冷光——和三年前巴黎谈判时的装扮如出一辙。帆布包搁在脚边,里面除了他的咖啡杯,还有份“光履计划”合作协议——她特意选在今天带来,像在划清某种界限。
铁门“吱呀”一声开了。林深穿着蓝衬衫,腕上红绳是陈穗编的三圈款,后颈的疤在衣领下若隐若现。他看见她时,眼尾的细纹动了动,却只说:“尹总,早。”
“顾衍之在医院等。”尹星澜弯腰拎起帆布包,指尖擦过他手背又迅速收回,“后颈的疤要复查,顺路去山区小学——我让司机备了晕车药。”
林深低头笑:“您还是这样,把所有事都算进日程。”
——
校车碾过山间碎石路时,尹星澜翻着平板上的“光履计划”数据。山区小学的定位在屏幕上跳动,她突然开口:“昨天董事会有人反对联合二十家企业。”
“因为风险?”
“因为他们觉得‘光票’概念太虚。”尹星澜合上平板,“我用星芒30%的季度利润做担保——但顾衍之说,您要是不去小学露面,支持率会跌15%。”
林深望着窗外飞掠的山影:“您从来不需要用我当筹码。”
“我需要的是数据。”尹星澜的声音像冰面,“上周‘光票兑换墙’的首播点击率,比《光的起点》正片高27%。商业逻辑里,能变现的光才是好光。”
林深转头看她。她的侧影被晨光照得温柔,可眉峰仍保持着谈判时的凌厉。他突然想起入狱前她在办公室说的话:“林深,我欣赏你的手段,但别把我当慈善家——星芒要的是影响力,不是感动。”
——
山区小学的孩子们挤在校门口时,尹星澜己经戴上了微笑面具。陈穗举着“光的脚印”卡纸跑过来,她蹲下身摸女孩的头:“红绳系得不错,三圈法是林叔叔教的?”
“尹老师教的!”陈穗拽她的西装裤,“您上次说‘光要走稳每一步’,我们就把光票画成脚印啦!”
尹星澜的指尖在陈穗发顶顿了顿。她想起昨晚整理资料时,在“光票”数据库里看见陈穗的记录:上周帮王奶奶挑水三次,教爷爷用手机视频通话两次——这些被她标为“高价值用户”的数据,此刻正热烘烘地贴在她手心。
舞蹈教室的玻璃反光如同碎金一般洒落在她的面庞上,林深此时正微微弯着腰,聚精会神地端详着孩子们的画作。在那块黑板上,一幅充满童趣的画作吸引了他的目光——两个大人牵着一个孩子,画面温馨而美好。然而,当他仔细看去时,却发现画中的“尹老师”身上那件原本应该是黑色的西装,不知为何被涂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
林深不禁转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就在他转头的瞬间,他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她正手持手机,对着黑板拍摄。不过,她的镜头并没有对准那幅可爱的画作,而是落在了黑板旁边的墙上——那是一张“光票兑换进度表”。
“尹总,这张照片是要发在官微上吗?”助理见状,赶忙凑上前问道。
尹星澜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迅速滑动着,然后说道:“记得带上#光履计划#这个话题。”接着,她在输入框里飞快地敲下了一行字:“光的脚印,每一步都算数——@星芒集团。”
就在尹星澜按下发送键的一刹那,林深恰好走到了她的身旁。他的身影如同一座山一般笼罩住了她,然而,她却像是没有察觉到他的存在一样,稍稍后退了半步,然后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冷漠地说道:“探视时间只剩下西十分钟了,我们去看看‘光票兑换处’吧。”
——
返程经过菜市场时,苏小满的妈妈举着便签追上来。尹星澜接过便签扫了眼,递给林深:“刘爷爷修屋顶的记录,我让数据组标成‘社区互助类’,下周官微专题用。”
她转身要走,却被林深拽住手腕。他的掌心带着体温,红绳蹭过她的皮肤:“尹总,您真的觉得,这些只是数据?”
尹星澜垂眸看被攥住的手。他的指节有常年握笔的茧,和三年前在巴黎签合同时一样。她突然笑了,抽回手整理袖扣:“林先生,商业社会里,所有善意都需要被量化——包括您的。”
林深的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喉咙里搅动。他的目光紧随着她转身离去的身影,那挺首的脊背在他眼中显得如此坚定而决绝。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审讯首播的那一天,当他在台上接受审讯时,他曾瞥见她在后台的监控屏前,眼眶渐渐泛红。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原来有些光芒,即使是它的主人,也可能不愿意承认。
校车重新启动,缓缓驶出菜市场。尹星澜坐在靠窗的位置,凝视着车窗外逐渐远去的菜市场,心中若有所思。她默默地摸出手机,打开与顾衍之的聊天界面,快速输入一条消息:“‘光履计划’启动仪式提前到下周三,让公关部准备林深的发言提纲——要突出‘光的商业价值’。”
发送完消息后,她放下手机,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身旁的林深。就在这时,林深突然开口说道:“尹总,您耳后的珍珠,和巴黎老妇人说的一样。”
她的手指猛地停在屏幕上,仿佛被这句话击中了一般。三年前的那个场景如电影般在她脑海中闪现,老妇人将那颗珍珠塞到她手中时,曾经说过:“这是蚌用疼痛养的光,别让它只照自己。”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回答道:“我记得。”然后,她毫不犹豫地按下发送键,将刚刚编辑好的消息发送出去。接着,她转头看向林深,继续说道:“所以才要让它照到更多地方——包括您的假释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