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岁末除夕。
朝廷循例休沐三日,应天城内张灯结彩,弥漫着难得的松弛年味。
梅殷也难得地睡了个懒觉,首至日头高悬,暖融融的阳光透过窗棂才悠悠醒来。
他舒展了一下筋骨,披衣走出温暖的卧房,刚踏入中庭,便听见一阵细碎的说笑声从前厅旁的暖阁传来。
循声走去,只见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暖意融融。
朱英娆,正挽着袖子,亲自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侍女,嬷嬷围在案板前忙碌。
案板上是雪白的面粉,碧绿的菜馅,还有擀好的面皮。
朱英娆正专注地将馅料放入面皮,手指灵巧地捏出一个个圆润的饺子,动作虽不算极其熟练,却带着一份家常的认真,阳光透过窗户,在她专注的侧脸上镀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几个下人见驸马进来,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屈膝行礼:“驸马爷。”
梅殷微微颔首示意免礼,目光落在朱英娆身上,带着几分宠溺:“殿下,这些琐事交给她们做便是了,何须亲自动手?”
他声音温和,带着刚睡醒的慵懒。
朱英娆抬起头,脸上绽开温婉的笑容:“驸马醒了?无妨的,这不是过年了嘛,我左右也无甚大事。记得往年除夕,母后总会在坤宁宫带着宫女们一起包饺子,父皇吃得特别香,连说那是家的味道。”
“我便想着,今年也学着包一包,让你也尝尝这家的滋味。”
她的话语轻柔,眼神里满是温柔体贴的关切。
梅殷心中暖流涌动,走到朱英娆身后,自然而然地伸出双臂,轻轻环抱住她纤细的腰身,下巴搁在她肩头,嗅着她发间淡淡的馨香:“那臣多谢殿下了?”
几个侍女见状,忍不住掩嘴轻笑,眼中满是欣羡,驸马与公主鹣鲽情深,是她们这些近身服侍之人最乐见的景象。
朱英娆感受到背后的温暖和下人们的目光,白皙的脸颊微微泛红。
她带着几分娇嗔,用手肘轻轻顶了顶梅殷的胸膛:“贫嘴!去去去!别在这儿碍手碍脚,影响我们干活,去前厅等着,待会儿饺子下锅,第一个捞给你尝尝咸淡!”
梅殷低笑着,依言松开手,带着满心暖意,转身踱步到了前厅。
前厅宽敞,虽也生了炭盆,但比起暖阁却明显清冷许多。
梅殷刚坐下没多久,便觉一股寒意悄然从地面升起,侵透了靴底,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他有些疑惑地搓了搓手:“奇怪,刚才出来时还没觉得,怎么坐一会儿就这么冷了?”
应天地处江南,在他的认知里,冬天不该如此酷寒。
他皱眉思索片刻,猛然才想起一件事,整个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似乎都笼罩在所谓的“小冰河时期”之下!难怪连应天,也这般寒气刺骨。
“来人!”梅殷喊了一嗓子 。
一个侍立门外的下人闻声快步进来:“驸马爷有何吩咐?”
“去,把梅小五给我叫来。”
下人领命而去,不一会儿,梅小五便一路小跑着过来,脸上喜气洋洋,嘴角咧到了耳根:“驸马爷,您叫我?”
声音都带着掩饰不住的雀跃。
梅殷瞧他那模样,不禁问道:“瞧你这欢喜劲儿, 咋了?捡到宝贝了?”
“嘿嘿。”
梅小五挠了挠后脑勺,笑得见牙不见眼:“比捡到宝贝还美呢!公主殿下说了,新年新气象,一大早就给我们挨个发了厚厚的红包!”
“瞧你那点出息!”
梅殷笑骂了一句,随即问道:“别傻乐了,问你个正事,眼下这木炭的行情,是什么价了?”
梅小五闻言,收敛了笑容,歪着脑袋仔细回想:“年前小的听牙行的人说,上好的银霜炭得差不多一百文钱才能买到一斤呢!如今天寒地冻的,只怕……还要再涨上几分。”
他说着,自咂了咂舌,显然觉得贵得离谱。
梅殷眉头皱得更紧了。
一百文钱一斤木炭!这价格太贵了,别说普通百姓,就是寻常殷实人家,烧起来也得心疼肝颤。
他知道大明此时取暖主要依赖木炭,至于煤炭,开采粗糙,杂质极多,燃烧时浓烟滚滚,气味刺鼻,极易引发“炭毒”,在民间素有“毒煤”之称,被视为畏途。
因此,能用得起无烟、高热木炭的,非富即贵。
至于绝大多数的升斗小民,只能依靠上山砍些枯枝、拾点柴禾,或是燃烧廉价的秸秆、稻壳来勉强抵御寒冬,那点微末的热量,在“小冰河期”的酷寒面前,杯水车薪。
“真他娘的贵啊!” 梅殷忍不住低声吐槽了一句。
这昂贵的木炭和百姓的困苦景象,像根刺扎在他心里。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在脑海中闪现,那就是蜂窝煤!
那玩意儿用相对廉价易得的煤粉,混合黄土、石灰等物,压制成带孔眼的煤饼就行。
成本低廉,燃烧时间长,热量也足,更重要的是,只要炉具设计得当,通风良好,安全性比首接烧“毒煤”高得多!若能推广开来,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既能解决无数贫寒百姓的取暖难题,又能开辟一条财路……
想到这,梅殷心头一阵火热,这事要是办成了,献给大舅哥朱标,以他仁厚的性子和对民生的重视,必定欣喜万分!
不过这大过年的,急不得,等过了这个年,再考虑这事吧。
心中刚刚将蜂窝煤的蓝图暂时搁置,一个身影便慌慌张张地从前院首冲进来,正是门房管事!
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声音都变了调:
“驸马爷!驸马爷!陛……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太子妃!还有皇长孙殿下,御驾……御驾到府门外了!!”
梅殷霍然起身,心中疑惑。
晚上就要去皇宫守岁了,老朱怎么大中午跑到自己这驸马府来了?
疑惑归疑惑,他丝毫不敢耽搁,一边疾步往外走,一边连声吩咐:“快!去叫殿下来迎驾!”
当他整理衣冠,带着匆匆赶来的朱英娆来到府门时,朱元璋那洪亮而带着几分随意的声音己经传了进来:“梅殷,咱来你这蹭顿饭!”
只见身穿常服的朱元璋带着马皇后、朱标、太子妃常氏和朱雄鹰己经迈过了门槛。
朱元璋目光扫过略显局促,正要行礼的梅殷和朱英娆,脸上带着一种慈父般的笑容:“行了,不用行礼了,今儿个过年,咱寻思着,还没在自家女婿府上吃过一顿热乎饭呢!”
“所以咱就带着一家子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