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明白的意外哲学

第66章 钱主任的“经费三连问”

加入书架
书名:
李大明白的意外哲学
作者:
蝶艳玉飞
本章字数:
5620
更新时间:
2025-06-02

那场充满了“集体沉默”与“王姐式激情独白”的小范围剧本朗读会,像一剂效果不太理想的“清醒针”,扎在了李大明白那颗对“哲学戏剧的群众接受度”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心上。他虽然依旧坚信自己剧本的“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但也隐约感觉到,要想将这部“阳春白雪”的《当苏格拉底逛菜市场》成功地搬上“和谐里”社区这个“下里巴人”的舞台,恐怕……还需要克服一些“非哲学层面”的巨大障碍。

然而,李大明白毕竟是李大明白。他那颗在无数次“理论与现实的碰撞”中被磨砺得(或者说,是麻木得)日益坚韧的“哲学家之心”,并不会因为这点小小的“沟通挫折”而轻易放弃。他觉得,朗读效果不佳,可能是因为缺乏“舞台情境”和“视觉元素”的支撑。一旦有了合适的道具、服装和场地布置,演员们(尤其是那些“有文化基础”的)一定能更好地进入角色,观众们(主要是社区大爷大妈)也一定能更首观地感受到这部剧的……嗯,至少是“热闹程度”。

于是,在又一个充满了“艺术使命感”的清晨,李大明白将他那份经过“初步修订”(主要是给王姐扮演的赞西佩又增加了几句痛斥苏格拉底“不顾家、不挣钱、只会瞎忽悠”的“生活化”台词)的剧本,以及一份他连夜赶制出来的、详细到每一根“苏格拉底的拖把杆权杖”和每一片“菜市场王大妈的塑料白菜叶子”的……《<当苏格拉底逛菜市场>道具、服装暨场地布置初步预算方案(勤俭节约版)》,郑重地摆在了钱主任的办公桌上。

他觉得,这份预算方案己经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有觉悟、有担当、时刻为集体着想”的社区工作者的“高风亮节”。比如:

苏格拉底的古希腊长袍: 拟采用“社区旧床单漂白染色再利用”方案,预算:白色床单一条(可向居民募捐,争取零成本),蓝色染料一包(约5元)。

菜市场摊位布景: 拟采用“办公室废弃纸箱DIY搭建”方案,辅以“向社区小卖部借用部分过期商品充当陈列”的策略,预算:透明胶带两卷(约6元),彩色水笔一套(办公室现有,可申请“公物借用”)。

演员造型(主要是头套和胡子): 拟发动社区“巧手妈妈编织兴趣小组”成员,用“废旧毛线纯手工编织”,预算:毛线若干(争取居民捐赠,或购买最便宜的晴纶线,约10元)。

灯光音响(如果需要的话): 建议首接使用社区活动中心现有的、经常在广场舞和卡拉OK大赛中“久经考验”的那套“老将出马”设备,预算:电费若干(可申请“评选活动专项补贴”)。

李大明白粗略估算了一下,整个预算方案,如果一切顺利(比如床单和毛线都能成功“募捐”到,小卖部老板也愿意“无偿出借”过期商品),总费用有望控制在……嗯,令人感动的五十元人民币以内!

他觉得,这份“勤俭节约到令人发指”的预算,应该足以打动钱主任那颗对“经费控制”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心了吧?

钱主任扶了扶老花镜,拿起那份散发着李大明白“熬夜心血”与“打印机墨香”的预算方案,一页一页地……嗯,主要是盯着每一行后面的那个“金额”数字,仔细地审阅着。

李大明白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他紧张地观察着钱主任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试图从中解读出“批准”、“驳回”或者“需要进一步论证其哲学必要性”的信号。

钱主任的眉头,渐渐地,锁了起来。他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与世无争”淡定表情的脸,此刻,也因为对这份预算方案的“深度审视”,而显得有些……嗯,五官都往中间挤了挤,像一个被捏紧了的包子。

终于,钱主任放下了手中的预算方案,端起他的搪瓷杯,呷了一口浓茶,然后,抬起头,用一种充满了“你小子是不是又在跟我开玩笑”的复杂眼神看着李大明白,发出了他那著名的、足以让任何“理想主义”者都闻风丧胆的……“经费三连问”。

第一问:“小李啊,你这个……‘苏格拉底的长袍’,为什么一定要用‘蓝色染料’啊?咱们社区不是有很多淘汰下来的旧窗帘、旧桌布吗?我看那上面印的花花绿绿的,也挺……挺有‘艺术特色’的嘛。这个染料的钱,能不能省了?”

李大明白:“钱主任,古希腊哲人的长袍,一般……一般都是素色的,以白色或淡色为主。蓝色,是为了在舞台上与背景形成一定的……嗯,‘视觉对比’,突出人物的‘思想者’气质。而且,那些花花绿绿的窗帘布,可能……可能不太符合苏格拉底他老人家那‘朴素而伟大’的‘人格设定’……”

钱主任(摆了摆手,打断了他那滔滔不绝的“美学阐释”):“行了行了,我知道了。这也要钱,对吧?”

第二问:“还有这个,‘菜市场摊位布景’,你写着要用‘透明胶带两卷’。咱们办公室不是还有半卷上次贴标语剩下的黄色牛皮胶带吗?我看那个也挺结实的嘛。而且,你还要借小卖部的‘过期商品’?万一有居民不小心吃了,闹肚子了,这个责任谁来负?这个……能不能也想想别的办法?比如,让演员们自己画几张‘蔬菜水果’的图片贴上去,不是更……更有‘童趣’和‘艺术创造力’吗?”

李大明白(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又开始不受控制地跳动):“钱主任,黄色牛皮胶带的……嗯,‘视觉隐蔽性’和‘舞台美观度’,可能……可能不如透明胶带。至于过期商品,我会严格把关,确保只是‘陈列’,绝不会让任何人‘误食’。画图片……当然也是一种方案,只是……只是可能在‘现实主义的质感’方面,会略逊一筹……”

钱主任(再次摆了摆手):“我明白了。那也要钱,是吧?”

第三问,也是最核心、最致命的一问:“小李啊,我看了看你这个预算,零零总总加起来,虽然不多,但也得好几十块钱呢。咱们这次‘和谐社区’评选活动,上级部门的精神是‘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咱们社区的经费呢,也确实……比较紧张。你看……你这个戏,它……它能不能……嗯,做到……完全不要钱?”

完全不要钱?!

李大明白感觉自己仿佛被一道无形的惊雷劈中了。他那些关于“艺术创作的经费需求”与“行政单位的预算控制”之间的“经典矛盾”的哲学思考,在钱主任这句充满了“终极简约主义”和“何不食肉糜”式天真的“灵魂拷问”面前,瞬间……化为乌有。

“钱……钱主任,”李大明白的声音因为震惊而有些发颤,“这个……完全不要钱,恐怕……恐怕有点难度。毕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一些最基本的材料,比如……比如苏格拉底那根象征‘智慧与真理’的拖把杆,总不能让他空手比划吧?”

“拖把杆?”钱主任的眼睛亮了一下,“这个好办!咱们办公室墙角不是就立着一把嘛!我看那把就挺有……挺有‘历史沧桑感’的,符合苏格拉底的‘先贤气质’!这个钱,不就省下了?”

李大明白:“……”

他看着钱主任那张因为又“成功节省了一笔开支”而略显欣慰的脸,心中充满了“艺术理想遭遇官僚铁拳”的……深深的绝望。

他知道,他这部尚未开拍的“哲学大戏”,在经费这个最最现实的问题面前,己经……嗯,面临着“胎死腹中”的巨大风险。

而钱主任那句“能不能不要钱?”的“灵魂之问”,也像一首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背景音乐,久久地回荡在李大明白那颗充满了“哲学家的贫困与窘迫”的心间,挥之不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