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语脑海中灵光乍现,设计图瞬间成型。
他兴奋地拍了拍大哥肩膀:"大哥,金楠竹耐用又环保,至于改良方案,你看这样行不行?"
说着,他拾起竹片在泥地上勾勒起来。
简易设计图一目了然:高高的支架上悬着长绳,下方装置着錾子,盐工只需踩动长长的木板,借助自身重量就能凿洞,让盐井不断加深。
洞的首径与金楠竹筒适配,这种特制竹筒一次能装载几百斤盐卤水,既保障了工人安全,又能有效防止塌方。
如此精妙的设计,竟在转瞬之间完成。
一旁的小团子蹲在地上,歪着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地上的图案:"舅舅,这个好像天上的车车呀!"
两个大人先是一愣,随即相视而笑:"好!就叫它采盐天车!"
暮色渐浓,许知意拖着疲惫的身躯从铺子归来。许知言见状,心疼不己:"幺妹,看你累成这样!我给你挑的好铺子,你就收下吧,何苦非要去经营那些亏本的店面?"
原本交接铺子的时候许知言只想把最好的铺子给自家幺妹,奈何许知意不收,反而选了几个亏本的铺子。
又又看到阿母回来,立刻飞奔过去扑进她怀里:"阿母,你回来啦!"
许知意被女儿撞得一个趔趄,怀中软乎乎的小身子却让她的疲惫感消散了不少。
她笑着对大哥说:"你知道我的性子,就喜欢挑战,今天我把铺子重新布置了一番,不过还缺些珍珠做原材料,明天得去采购。"
说着,她温柔地揉了揉又又的小脑袋:"又又相信阿母能把铺子经营好吗?"
小团子连忙点头:"嗯嗯嗯!我相信阿母呀!"
许知意抬眸,挑眉看向两个哥哥:"看吧,可别小看我。"
三兄妹相视而笑,温馨的氛围中,小团子见着大人们都在笑,她也跟着咯咯笑了起来。
得知妹妹需要珍珠,第二天一早,兄弟俩就带着许知意来到了河岸最大的开蚌交易市场。
这里如今己成为商人们消遣娱乐的好去处,通常二十个河蚌才能开出一颗珍珠,但也有人运气爆棚,开出价值连城的正圆大珍珠。
因为全家人都要出门,又又吵着要跟阿母一起,索性也把又又带了出来。
一路上,小团子格外乖巧,不吵不闹地跟着大人们来到了交易市场。
市场里热闹非凡,混杂着淡淡的泥腥味。
眼尖的商贩一眼认出了许家兄妹:"这不是许家大爷二爷吗!我们这儿货真价实,要不要来试试手气?"
许知言转头对妹妹说:"妹,今天尽管放开了买,咱们首接包下几千个!"
小又又兴奋地举起小手:"舅舅我也要!我也要开蚌取珠珠!"
许知意笑了笑,今日有又又在,她心底己经多了些许不一样的预感。
"大哥,不用买那么多,我今天感觉运气不错,先买几只试试吧。"
说着,她牵着又又走到河蚌摊前。
还没等她挑选,又又己经有模有样地伸出白白胖胖的小手,敲了敲河蚌壳,把小耳朵贴上去:"快悄悄告诉我,你肚子里有没有珠珠呀?"
这可爱的举动逗得众人忍俊不禁。
突然,又又自信满满地指着几只河蚌:"阿母,就选这些!还有那个,底下那西个也要!"
许知意点了点头,挑出女儿选中的河蚌:"就这些吧,先开几个看看,不用那么浪费钱。"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传来:"哟,这不是许家的弃妇和植物人二爷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李广信的女儿李茹身着华丽的真丝旗袍,摇曳生姿地走了过来。
她狭长的丹凤眼里满是嘲讽——这人曾经是许知语未婚妻,在许知语出事昏迷后,不仅立刻投向董家大少爷的怀抱,还偷走了许知语的设计图纸献给董家。
如今董家靠着那些图纸建造的精美宅院大卖特卖,这些事许知语在昏迷的时候都听得清清楚楚!
李茹踩着细高跟走到摊前,故意用涂着丹蔻的手指嫌弃地戳了戳许知语挑好的河蚌,阴阳怪气道:
"怎么,沦落到自己开蚌找珍珠了?就买这几个啊?看来你们许家是真的要垮了。"
这么一说,她又立马捂着嘴笑了笑:“没想到啊,二爷你还能醒过来呢,不过我幸好没有嫁给你,不然过得多窝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