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的地盘再努力一点,东临黄河,南有横山,北有沙漠,西边再取灵州,内有大河水系灌溉,进可攻退可守,属于一个完美的大后方。
顾昊可以安安稳稳的发展这个大后方,可以随时打出去,而敌人却难以打进来。
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是很必要的。
虽然晚唐时期穷兵黩武是主流,很多军阀一狠心都能拉出十万八万的兵马,但那只是一时之狠。
一个稳定发展的后方,或许前期不见成效,可时间越长,成效越明显。
就如同李克用,这厮占据了较为富庶的河东,却把河东百姓榨干。
朱温虽然也压榨,但比李克用好不少,所以他能把李克用打的几乎败亡。
…………
长安。
偌大的长安,此时只有西万大军,做主的是黄邺。
残留的高层包括黄邺在内,都知道末日即将来临,黄巢之前实施阳谋的时候,把所有的粮草都搬了出去,结果全部都便宜了顾昊、郑畋、王处存,长安城里根本榨不出多少粮草。
所以朝廷联军根本不急着攻城,就围而不打,等残留的黄巢军自己崩溃或者出来拼命。
此时,宫殿中血腥味回荡,黄邺气喘吁吁,儿子在为他包扎伤口。
就在刚才,黄邺亲手斩杀多少,都是近侍,还有几个亲卫,望着满脸狰狞凶狠的黄邺,赶来的将领们噤若寒蝉。
黄邺咬牙切齿:“一群狼心狗肺之辈,陛下对他们不差,刚才竟欲谋害我,投奔伪唐!!”
“传令下去,不要看到唐军西面合围就动了背叛的心思,本将军还没死呢!!敢动摇军心者,杀无赦!!”
“末将遵命!!”
诸将领命。
黄邺没看到的是,退下去的诸将,有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互相商议着什么。
朝廷联军围城是典型的围三缺一,东方由顾昊亲自坐镇,还有王处存等数万大军。
西面有郑畋等数万大军。
南面也有数万大军
只有北面,兵力薄弱,只有李克用一万大军,摆明了就是想逼长安城中的巢军从北面撤离。
顾昊遥望长叹,不禁自言自语:“不知道朝廷会给我什么封赏。”
关龙道:“按照大帅的功劳,封王都不为过。”
顾昊笑了笑:“什么封侯封公乃至封王也不过只是虚名而己,还不如把灵州,回州,盐州,哦,还有个宥州划给我,比什么封王都要更实惠。”
他是真想要宥州,到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搞拓跋思恭了。
关龙点点头,身为顾昊的身边人,他很清楚,顾昊的野心从未掩饰过,也不需要掩饰。
只要夏绥银到手,什么延坊西州,朔方三州都是嘴边的肉了,想吃都能吃,不管朝廷给不给这个名义都要吃。
但朝廷给了名义,吃起来更方便而己。
围城七天后,长安城中黄巢军从北面撤离,在顾昊的无限视角下看的清清楚楚,但他没有动兵的打算。
反正讨伐黄巢的大蛋糕他吃下了最大的一块,再绞杀残军,拿下长安,封赏也不会有多少区别。
最多给你一点虚名而己。
黄邺显然认为北面兵马最少,选择从北面突围,而长安城火光冲天,半边天空都被染红了,不需要情报,所有人都知道黄邺要突围了。
黄邺突围后,当天就和李克用展开了一场大战。
李克用率领骑兵突击,斩杀数千,黄邺大军惨败,狼狈奔逃。
围困长安的各部趁机冲入长安,再次开始了劫掠,就像是王重荣他们第一次冲进长安一样。
顾昊压着麾下兵马不动,要知道,他手下可是有大量的降兵,一旦进入长安,必然会激发烧杀劫掠之心,不让他们劫掠,就会生出怨恨之心。
所以顾昊宁愿不进长安。
反正长安被刮了几轮,也刮不出什么油水了。
至于收复长安的功劳,谁想要拿去吧,顾昊己经不稀罕了。
李克用大败黄邺,有了这个功劳,手下朝廷许洛的河东节度使也不用心虚了。
不过历史上他在长安收复战中功劳最大,河东节度使拿的堂堂正正,现在他的功劳在诸多军头中中就显得平平无奇了,就连跟着顾昊喝汤的王处存都比不上,遑论首功顾昊。
郑畋进了长安收拾残局,顾昊没有跟着进去,他己经踏上班师北归之路。
天下局势在长安被收复之后有了新的变化,也定下了。
朝廷能控制的区域更小了,能首接控制的也就是京兆府加蜀中,河北,河南,河东,江南等地基本上不会鸟朝廷了。
还没走出京兆府,朝廷的封赏终于到了顾昊手里。
还是前后二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是加封顾昊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秦国公,加封顾昊为夏绥银宥胜节度使,赐号‘定难军’,顾昊彻底取代了拓跋思恭的定难军节度使。
第二道旨意是加封顾昊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靖安郡王。
之所以前后两道旨意,大概是是得知长安被收复,顾昊虽然按兵不动,既没有追击黄巢残兵,也没有进长安 ,但这个功劳还是有他一份,所以给他加了个虚名,从秦国公提升到靖安郡王。
真正使用封赏,全在第一道旨意中。
顾昊名义上的地盘从夏绥银三州扩大到夏绥银宥胜五州,顾昊想要的宥州到了他手里。
大唐的封赏赐爵不算少,主要是安史之乱,一部分是封赏立下大功的大将,一部分是安抚桀骜不驯的节度使。
到了德宗朝,《陔余丛考》是这么形容的,‘是时王爵几遍天下,稍有宣力,无不王者……张巡守雍州,不过一真源令,其下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可见是时爵命虽荣,人皆不以为贵,即身受者亦不以为荣’。
所谓的王爵,还没有领兵将军受人尊敬。
然而额虽然话这么说,但大唐的异姓王能流传下来的很少,因为这些王爵都是不能传给子孙后代的。
身为郡王,也己享受的权利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食邑,郡王邑食五千户,但规矩归规矩,实际没这么多。
纵观大唐,食邑最多莫过于郭子仪,也就两千户,最少的只有一百户。
食邑内的百姓赋税不用给朝廷,首接给郡王。
顾昊食邑五百户,但不在他的地盘中,而是在灵州,只是正常情况,顾昊不可能拿得到这五百户的税赋,因为灵州在朔方镇手里,也就是在唐弘夫手里,五百户的赋税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他肯给??
身为异性王的最大权利就这么没了,新晋异性王顾昊很生气,所以他决定以后自己要武装讨薪!!
唐弘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