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棺材我要了,先别动它。”
白玉堂突然说。
大家疑惑不已,即便是画工再精妙,不也是为了给死者提供阴间的安宁之用么?为何白玉堂对这样一具看似平常的棺材如此在意,还非得要下来不可?然而陈雨楼认为一具棺材即使精美,用途有限,也就应允了白玉堂的要求。
实际上,这口棺材远不止一件简单的工艺品,而是一件珍贵的宝贝。
瓶山因其奇特性质常被称为“移尸地”
,葬在这里的 ** 会随时间神秘消失,封土依旧完好无损。
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炼药所致,山中充沛的药气能逐渐侵蚀骨头和形状,形成一种特殊氤氲尸气。
这种气流遇到尸首便会将其化为无形,流入地下。
于是人们发现尸骸虽消失不见,但墓室却未受任何破坏。
而这口特殊的棺材恰恰成为了这些药气的归宿,并最终凝聚成强大的药气,足以毁灭一切骨肉形骸。
传说这种药气特指应对瓶山中的“尸王”
。
一旦尸王现身兴风作浪,只要这口棺材落入敌手,则可借助其中药气彻底消灭尸王。
不过这股药气也会在那时被消耗殆尽。
但白玉堂对这口棺材的兴趣并不是对付瓶山尸王,他认为专门克制僵尸的东西拿去对付一个目标未免太过奢侈,自已有别的办法应付那座大祸。
他想留着此棺材作为一张底牌。
世间险恶无数,若有强大的灵异之物难缠,这口棺材便是关键。
并且,此物件威力能不断累加——只需定期注入药渣和亡魂、尸身等物质便可以让其药力更加强大。
如果积累足够多的话,也许还能将神仙级别的存在销融骨骼呢!白玉堂留下它以防不测的同时,也确保卸岭群盗无法打开并耗空其中的宝贵药力。
之后,他的目光转向不远处的一座青铜炼丹炉,此青铜炉同样来历不凡。
(请以符合文本原义的精神修改或简化文中个别词汇以适应不同理解水平)
这青铜丹炉的起源,乃是恨天古国以海底龙火精心铸造而成的归墟卦鼎。
与之配套的还有归墟卦镜、铜人、铜鬼、铜龙及铜鱼四符。
这些神器能够利用海气作为动力,配合西周时期的照烛演卦之法推算出各种神秘卦象,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这套神器后来成为恨天古国敬献给周穆王的宝物,而在周穆王去世时,一并葬入了其墓中。
不料墓地遭受雷击后,鼎身受损,又被先秦的道士改装成炼丹炉。
这炼丹炉虽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意义,但价值却不算很高。
然而,让白玉堂感兴趣的是它内部藏匿的宝物。
在某个时期,有人在炉中炼出了一枚丹药,可正值元人突袭地下宫殿,迫使该丹丸被遗留在炉中,意图日后取出。
结果这一等就是千年。
这枚尚未完全凝固的丹药,在长年吸收青铜丹炉中的海气熏陶之后,竟奇迹般经历了金丹水火之炼,融合瓶山的灵力凝聚成形,最终变成了绝世罕有的瑰宝。
而今,这里不仅有天地灵秀孕育的地宝,更是一处难得的风水胜境,显然上天垂青如此神奇之地!但这样的机遇也确实眷顾到了白玉堂。
"这青铜丹炉也算我的,可以吧?" 白玉堂指着丹炉询问道。
陈雨楼想了想,虽说丹炉是件大器,但在盗墓者间却是颇为棘手的重物。
卸岭派的人虽以掘宝为乐,但也未必会愿意带这种难处理、卖价低的东西回去。
既然白玉堂想要,就顺从他的心意。
拿到青铜丹炉后,他带着木杰雄卡走到一旁。
在检查过炉体一圈后,白玉堂自袖中取出一个蒸屉。
这个蒸屉是他从老药农那儿得到的,上面还留存着几十年来无数次用来炖药后的药性和阳火残留。
此时,这蒸屉恰恰适合烧开丹炉,将内里的海气回收,确保丹气不散失。
如若直接打开炉子,炉内所存丹气会立刻逸散,只剩下一粒无用的金丹。
如果等待丹气自动吸干炉气则耗时太长,白玉堂并不打算这么做;第二种方法便是借蒸屉上的热力来加热炉子,让丹炉本身的灵气转化为丹丸的一部分。
说罢,白玉堂放置好蒸屉并点燃洋火,迅速将其丢在蒸屉上。
火焰瞬间窜起,舔食着炉底。
陈雨楼等人见到这一幕后一脸疑惑:这古老的丹炉早已停歇数百年,再怎么添把火也无济于事呀,难道是想要当场重炼丹药?从未听说摸金校尉对这种技艺有所涉猎啊。
而金算盘心中默默一笑,知晓白玉堂能够识破藏匿的宝贝。
那青铜丹炉在旁人眼中不过是沉重而平淡无奇的器物,但对白玉堂而言,这却是蕴含珍贵之物的存在,也难怪他有这般眼力,能发现他人忽视的珍宝。
陈雨楼等人见白玉堂点燃火焰之后并没有进一步动作,那青铜丹炉也没有任何动静,逐渐感到失去了兴趣,于是开始准备动手干活。
只见卸岭众盗个个用黑纱蒙面,坚信这样可以防止被地下的主人看到面容,避免他们在黄泉之下告阴状。
接下来他们将棺椁从棺材山上一一拖下来,木质棺椁上的金漆被仔细刮除,玉石和金饰也都拆下,随后所有棺椁被逐一砸开,并将其中的 ** 取出。
对于玉棺,群盗则小心翼翼地打开,把棺体搁在一旁,准备离开后再拆解玉棺,以普通玉石售卖,因为完整玉棺鲜有人问津,但拆成玉石却容易脱手。
他们开棺时,总会有几个人站在一旁,手持经过鸡血与朱砂浸泡过的白蜡杆以防备不测。
若遇到不坏尸身突受气息 ** 化为僵尸扑来,他们会齐心协力用白蜡杆制服,并用捆尸绳将其绑住带出焚烧;至于普通的干尸,则会被吊起如同屠夫对待牲畜一般。
接着,他们会开始割嘴掏腹寻找珠玉等随葬品,从口含宝珠到敲下金牙无所不取,甚至连肠肚也不放过。
遇上有卡在口中的物品,则会用斧子劈开头骨获取,整个地窟内顿时刀斧之声不断,残骸和碎屑四散,一片凌乱不堪的景象。
鹧鸪梢和金算盘见到这一幕不禁愕然相视:搬山派讲究取丹珠而不损毁墓主 ** ,而摸金校尉更是规矩严明,必在东南角点亮烛火作预警,如若灭掉必须放弃财物离去,即便取走也会留有部分物品以示尊重。
如此残酷场面令两人颇感震惊,而这竟还只是首次目睹卸岭行事风格,俨然如屠宰一般无情。
此时,不知何时出现在白玉堂身旁的花灵正在观察丹炉。
听到卸岭群盗的动作声响,花灵刚要转身去看,却被白玉堂转过她的头,让她继续关注炉中的火焰。
令人惊异的是,原本只桌面大小的蒸屉本应早已燃尽,可它的实际燃烧速度异常缓慢,火焰虽旺,但烧到尽头的时间似乎被拉长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