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族!供我科举

第89章 无声的守护

加入书架
书名:
全族!供我科举
作者:
爱吃焖黄羊肉的杨婵
本章字数:
4548
更新时间:
2025-07-06

秦茂才听得连连点头,感慨道:“思齐的同窗情谊,赵员外真是仁善之家,竟惠及桑梓,泽被一方啊!”

“谁说不是呢!”秦茂山一拍桌子,声音洪亮,“村里人现在都念叨,说当初凑钱供思齐出来读书,是祖宗们保佑,是老秀才有眼光,是族里走了大运!都说思齐是文曲星下凡,他这一读书,村里的文气就旺了!文气一旺,压住了灾星!你看,贪官倒了,好事来了,连老天爷都赏脸,年年风调雨顺,没闹蝗虫没发大水,庄稼收成也好!这不是文气镇灾是什么?” 他语气笃定,带着朴素的感恩和宿命般的理解。

堂屋里热烈的交谈声清晰地传入了隔壁的书房。秦思齐坐在书案前,耳边回响着茂山叔“文气镇灾”的笃定话语。

“文气镇灾?”他低声重复着这西个字,眉头深深蹙起。窗外,阳光正好,想起那日慷慨激昂的讨论,在他耳边响起:王安石(荆公)的"三不足"精神之一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此乃宋时王荆公(王安石)变法革新之惊雷!彼时保守之徒,迂腐之辈,每遇日食月蚀、星坠地震,抑或旱魃为虐、洪水滔天,便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必归咎于新政,谓之“上天震怒,降灾示警’”!

荆公何许人也?力排众议,掷地有声道:‘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 此等见识,何其卓绝!承荀卿夫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之千古卓见!日月星辰之运行,西时寒暑之更迭,山川河海之变动,自有其恒常不易之法则,岂因人间帝王之贤愚、政令之得失而随意更改?若以区区天象灾异便阻挠富国强兵之变革,实乃愚者自缚,惰者之借口,误国误民之谬论也!”

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瞬间击碎了秦思齐心中因“文气镇灾”之说而产生的那一丝迷惘。

堂屋里,茂山叔还在兴奋地描述着水坝的宏伟、茶田的规模、村民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朴素的认知里,将这一切的顺利归功于“文曲星”带来的好运,归功于冥冥中“文气”对灾祸的压制。

秦思齐的心湖却如同投入巨石,激荡起汹涌的波澜。家乡的巨变,哪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文气”?分明是人力所为!是清除了盘踞在百姓头上的贪官污吏(赵家等外力推动的果决行动)!

是建立了相对合理、有偿的徭役制度(虽然初级,但己是巨大进步)!是运用了水利工程知识勘测选址、修筑了科学的蓄水坝!

是因地制宜,开垦荒地发展经济作物茶田!是引入了先进的管理和制茶技术(赵员外的人手)!这一切,都是人努力去认识自然规律、运用知识技术、改变生存环境的结果!

与那不可知、不可测的“天意”、“文气”何干?至于这大半年的“风调雨顺”,不过是气候常态中的一段相对平稳期,正如王安石所言,是“水旱常数”,是“尧汤所不免”的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将偶然的顺遂归功于“文气镇灾”,岂不是又将改变命运的力量,拱手让给了不可捉摸的天命?这与他日夜苦读的圣贤书中“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积极进取精神,何其背道而驰?

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和澎湃的力量感在胸中激荡。破除对“天意”、“鬼神”的盲目敬畏,正视“人力”、“智识”的伟大力量,这才是家乡和国家得以改变的根本,也是他寒窗苦读、求取功名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思想上的破茧,比得知家乡物质条件的改善,更让他感到灵魂深处的振奋和方向前所未有的清晰!

堂屋里的谈笑声渐渐低了下去,似乎转入了更私密的商议。秦思齐收敛心神,拿着几本书作掩饰,仔细听着堂屋里的对话。

只见秦茂山、秦茂才、秦大安三人凑得近了些,秦明慧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秦茂山说道:“除了给思齐一斤雨露茶,剩下的这十九斤玉露茶,都是顶顶好的老树头春茶!得赶紧给赵府赵大善人送去!天大的恩情,咱得记着,得谢!”

秦茂才点头接口,语气沉稳:“没错。赵员外是贵人,也是思齐同窗的父亲,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这谢礼必须重,心意必须诚。我下午就带你,秦大安和明慧去一趟赵府,亲自拜谢。”

秦大安也附和道:“赵员外派来的管事和师傅,都是行家,采茶制茶都是他们一手操持指点,这茶能成,他们功劳最大。听管事的说,赵员外也想见见我们,聊聊这茶园往后怎么管,怎么长远发展。”

秦茂山说道:“这些事儿,甭让思齐知道!思齐现在头等大事,就是安心读书!好好准备那七月的院试!这可是鲤鱼跳龙门的关键一步!”

顿了顿,目光扫过秦明慧和秦大安。对着青茂才说,我们都商量好了。等到了七月初,院试开考那几天,我们几个,他指了指自己和秦大安,都提前从老家赶过来!就在这武昌府住下!给思齐护考!

思齐只管专心备考。外头的一切,有我们这些族人打理。赵员外那边,茶园后续,都交给我们。眼下天大的事,也比不上思齐的院试重要!

秦思齐听着他们的对话,仿佛看见无数条看不见的丝线,正将武昌府的官员,赵员外、新县令、茶田与村里的命运缠绕在一起。那个被查办的县令真的贪墨,但谁又能保证,这场突如其来的 “清肃”,不是某些人早就布好的局?当秦茂山们为眼前的甜头喜笑颜开时,又有几人能看清,这百亩茶田背后,藏着怎样的利益漩涡?

但是那 25 棵茶树,就是白湖村里走向富裕的开端,就像星星之火,终有燎原之势。秦思齐相信凭借自己的才能,一定能保护起族群。如同当初制定的计划一样!

而后几人,在钱茂才的带领下,去往了赵府时。秦思齐出了书房提醒到,让众人记得如实讲,茶叶少得一斤,是给了我喝。众人答应扬长而去。

等众人走后叹息道:诸葛亮在《知人》《将苑?卷一》一文中提出的识人七法相契合。“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西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