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帷惊棠:太子的小教习

第一百零一章 蜜枣回甘

加入书架
书名:
宫帷惊棠:太子的小教习
作者:
修弦者
本章字数:
4010
更新时间:
2025-06-13

皇后指尖拂过皇帝衣襟上的褶皱,鎏金护甲在明黄缎面上划出细响,凤冠上的九翚金步摇随动作轻晃,尾羽扫过翟衣上绣着的五彩翚鸟纹——那是唯有皇后才能穿戴的纹样,此刻却在她望向萧承瑾时,多了分寻常妇人的柔和。

“太子今日可还有别的事?”

她的声线裹着坤宁宫晨露的清润,却在尾音处带了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案头铜漏“滴答”作响,晨光透过窗棂,在她眼角的细纹上镀了层暖光。

“暂且没有别的安排。”

萧承瑾垂眸应道,袖中指尖无意识地着朝服上的五爪金龙刺绣——那是太子的徽记,此刻却比记忆中她袖口沾着面粉的模样,多了道难以跨越的宫墙。

“那不如留下来一起用午膳。”

她忽然笑了,嘴角扬起的弧度极浅,却让凤冠上的东珠随之一颤,

“午膳备了陛下爱吃的清蒸鲈鱼,还有太子当年最喜欢的蟹粉豆腐。”

说到“喜欢”二字,她眼角的细纹里盛起极淡的暖意,像揉碎了半片当年的晨光,

“那就听母后的安排。”

“哀家去御膳房盯着些,免得厨子把豆腐煮老了。”

皇后看上去很开心,语气中带有几分雀跃,起身把药碗收拾起来。

皇帝望着她转身时翟衣拖过青砖的窸窣声,忽然想起年轻时她在御膳房偷偷给他做枣泥糕的模样——那时她还不是皇后,袖口总沾着面粉,却把糕饼藏在食盒最下层,说“别让太后知道,她总嫌甜”。

此刻她的背影挺得极首,翟衣上的金线在晨光里流淌,却在跨出门槛时,指尖无意识地捏紧了裙角——那方绣着缠枝莲的月白绢帕,被攥出细密的褶皱。

“母后慢些走。”

萧承瑾忽然开口,目光追着她发间的点翠簪子——那是他登基前送的寿礼,簪头嵌着的南海珍珠,此刻正随她的步伐,在游廊光影里晃出碎光。

记忆里他们很少一起用膳,上一次共餐,是今年除夕,她亲手做了一桌子饭菜。

此刻她特意提起蟹粉豆腐,这么多年了,她竟然还记得——原来那些被他以为是“疏离”的时刻,早被她收在心底。

皇后脚步顿了顿,脊背却没转过来,只抬手挥了挥,鎏金护甲敲在朱漆门框上,发出清冽的“当”声:

“你们父子俩好好说说话,哀家......去去就来。”

话音未落,人己转过游廊转角,唯有翟衣上的龙脑香,混着晨雾的凉,飘回殿内。

皇帝望着空荡的门槛,忽然笑了,指节敲了敲案上未合的《河防策》:

“你母后啊,总说御膳房的鲈鱼要活鱼现杀——”

他忽然咳嗽两声,指尖捏了捏泛红的眼角,

“其实是知道咱们要谈事情,偏要找个由头给咱们腾地方。”

萧承瑾盯着案头那只青瓷药碗——碗沿还沾着皇帝方才饮药时留下的浅黄渍,碗底躺着两颗去核的蜜枣,果肉被泡得发胀,像两枚沉在水底的月亮。

他忽然想起方才她替皇帝擦嘴时,指尖在他衣领处多停了三息——那是小时候她帮他整理衣襟的习惯,总说“太子的衣领要挺括”。

“她......向来细致。”

萧承瑾忽然开口,声线比早朝时柔了许多。

窗外的柳芽被风卷进殿内,落在药碗边,叶片上的朝露滚进碗里,惊起细小的涟漪——像极了记忆中她教他习字时,笔尖滴在宣纸上的墨点。

皇帝望着儿子眼底的柔和,忽然想起昨夜在坤宁宫看见的场景:

她戴着老花镜,在《孝经》里夹一片晒干的木芙蓉——那是萧承瑾生母生前最爱的花。

她从不曾提过“生母”二字,却把所有的在意,都藏在替他留的蟹粉豆腐里,藏在刻意避开的独处时光里,藏在每颗去核的蜜枣里。

“把你母后留的蜜枣拿过来。”

皇帝指了指妆奁上的青瓷碟,碟子里五颗蜜枣码得整整齐齐,表皮泛着温润的红,

“她知道我喝药怕苦,总说黄河滩的蜜枣甜得干净,不腻嗓子。”

萧承瑾指尖触到蜜枣的温热,忽然想起方才她转身时,翟衣下摆轻轻扫过他的靴尖——那是极轻的触碰,却让他想起小时候,她牵着他走过御花园,裙摆扫过他的小腿,说“太子要看好脚下的路,别被石子绊着”。

原来有些“心知肚明”,不必言说,就像她知道他与皇帝要谈政务,便以“盯午膳”为由离开,而他也懂,那碗蟹粉豆腐的鲜香里,藏着她攒了多年的、想靠近却又怕唐突的心意。

殿外游廊传来细碎的吩咐声,是她在叮嘱宫女:

“太子爱吃的酱菜,记得拿去年他夸过的那坛,别太咸了。”

萧承瑾望着皇帝鬓角新添的白发,忽然发现,这宫里的温情从来不是烈火烹油,而是像晨雾里的柳芽,轻轻落在心尖,却在时光里长成了彼此默契的枝叶——就像此刻,他捏着蜜枣的指尖,与皇帝望向游廊的目光,都在无声中,接住了她藏在细节里的、带着笨拙的温柔。

铜漏“滴答”又响了一声,晨光爬上案头的《河防策》,将“屯田”二字染成暖黄。

萧承瑾忽然明白,那些曾让他觉得尴尬的沉默,不过是深宫里的人,用各自的方式,在“君臣”“母子”的身份间,小心翼翼地捧着一颗想亲近的心——就像她的翟衣再端方,也藏不住指尖捏裙角的紧张;就像他的朝服再威严,也掩不住听见“蟹粉豆腐”时,眼底闪过的怔忪。

有些话不必说破,有些牵挂不必张扬。就像这碗里的蜜枣,甜得含蓄,却在入口时,让所有的苦涩都有了回甘的理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